在工作实践中,纪检监察机关要关注企业法治需求,着力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这成为纪检监察机关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的题中之义。
纪检监察机关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就是要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探索打通监督护航营商环境全新工作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从而构筑起稳定可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品质卓越的营商环境法治堡垒。概而言之,必须在充分关注“四个聚焦”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赢得实效。
纪检监察机关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涉企案件办理,强化日常专项监督。做好日常监督执纪,集中针对涉企政策执行、行政审批以及行政执法等诸多环节开展专项监督执纪,严查严惩“政策空转”“推诿扯皮”等系列问题,探索建立公职人员涉企履职行为“负面清单”制度,从而督促各级各部门开辟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优化案件流转程序,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纪检监察机关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企业权益维护,强化协同查办管理。企业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监督执纪的“探头”就要延伸到那里。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引导政府和企业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创新建立知识产权全链条、快速协同保护体系,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有力保障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秩序。与此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对于发现的审判执行中公职人员干预司法、权钱交易等问题及时介入调查,有力斩断黑色利益输送链条。
纪检监察机关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善意文明执行,强化以案促改推进。督促政府部门将善执护企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执行领域,全面综合分析涉案企业困境,根据案件情况制定分期履行、“活封活扣”等方案,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举一反三,以案促改,纪检监察机关重点针对涉企腐败典型案例,向相关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联合开展重点岗位公职人员“亲清政商关系”专题警示教育。
纪检监察机关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司法服务保障,强化廉政风险防控。适时通报涉企案件办理情况,动态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和行业纠纷趋势,积极探索运用综治中心巡回法庭,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以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综合效果。与此同时,协同探索建立健全“政府+法庭”联席座谈制度,推进重点项目法律风险评估、普法宣传以及法官驻点服务工作机制,实时推送法院动态和典型案例,为企业提供在线立案、远程调解和风险提示等暖商亲商服务。
高质量发展无止尽,高效率监督在行动,这为纪检监察机关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创造了充分的时间空间以及发展契机。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四个聚焦”监督打通护航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作为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程,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借助有力有效的监督执纪,督促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协同发力,最大程度展示出政府层面的决心与诚意,广泛凝聚起全社会优化营商环境的智慧力量,在全社会形成“我为营商环境优化”齐出心力、同尽责任、共塑名片的强烈自觉共识。
作者:姚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