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泉州市纪委监委选送的案例获评泉州市2024年度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特别贡献典型案例
来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02-17 10:23

近日泉州市“三争”办评选出2024年度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特别贡献典型案例和“十佳”典型案例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泉州市纪委监委选送的案例《泉州市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三盯”机制 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特别贡献典型案例

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三盯”机制 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泉州市纪委监委深入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聚焦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性落实具体化、精准化、长效化做实政治监督的要求,深化“知督促”工作机制和“四分”“五看”工作法,探索“盯责任、盯纪律、盯作风”的政治监督监督路径机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助力。

健全压责纠偏的“盯责任”机制 推进层层传导、落地见效

一是固化责任闭环落实机制。围绕勇当民营经济发展主力军主体责任落实、政策措施落实、服务保障落实等重点,建立纪检监察机关“发现问题、监督促改、查处问责、跟踪整改”的监督闭环,实行“委领导挂钩+监督室包片+派驻机构跟进+市县乡联动”工作模式,制定监督清单73项、措施56条,加强对党委(党组)“梳理学习、研究部署、分解落实、督查督办、执行反馈”闭环机制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担当领导责任、忠实履职尽责。比如,靠前监督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服务的职责,推动解决泉州台商投资区海丝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排水排污、燃气接入等10个堵点难点问题,有效助力“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封顶”。

二是完善分级分类监督保障机制。结合实际选准监督切入点着力点,市级选定“监督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为重点项目,组织“室组地企”分地域、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选定一批监督“点题项目”,通过廉情专报、派驻机构和单位党组(党委)专题会商等机制实现同题共答,采取派驻动态监督、横向重点督办、纵向联动督导、集中联合督查等方式推动重点工作“大抓落实、狠抓落实”。2024年来开展专项工作54批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107个,提出工作建议60条,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比如,市县联动对低效用地问题进行“动态点题、专项督促”,建立监督清单12条,督促健全“工改商”“林地调整”等45项政策文件。

三是实施精准规范问责机制。在严格执行《问责条例》基础上,针对问责案件易发多发领域,细化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力问题责任倒查工作机制(试行)》等操作性规定,通过严肃追责问题倒逼责任落实。比如,连续2年开展惠企政策资金专项监督,针对发现的资金错补问题严肃追责问责9人,推动完善规范制度12项,保障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完善纠树并举的“盯作风”机制 推进综合施策、激励担当

一是贯通查纠“四风”链条。融合运用全市116个宜商环境观察点,建立纪企双向交流“直通车”、扰企监测直报等机制,结合开展重要时间节点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及时掌握、有效处置涉企服务中消极应付、无动于衷久拖不批、推诿扯皮以及不吃公款吃老板、躲进企业食堂吃喝等“四风”问题。2024年深查细纠涉企“四风”问题265人,通报典型案例9批16起,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二是规范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围绕深入践行纪委是“党员之家”理念,完善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精准监督执纪问责的工作规范,细化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积极作为出现无意过失等11类符合“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用高质量的监督执纪问责让敢于担当者担当,充分传递组织的温暖,重燃干事创业激情。比如,对某镇7名领导干部在推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中,默许项目未办理建设审批手续进行建设的问题,鉴于主观上系出于公心,未发现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行为,且积极协调容缺补办,予以容错纠错。

三是创新弘扬亲清统一新风正气的有效路径。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政商关系亲清统一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八条措施(试行)》,对“必须做”的事积极支持、对“倡导做”的事明确鼓励、对“不能做”的事坚决严禁,并结合落实省纪委监委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广泛运用正面典型、反面警示和不易把握情形等案例指导,纳入市县党校教学内容和纪检监察机关业务培训重点,引导推动党员干部与民营企业“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同时,积极探索深化以清廉建设助力民企规范发展,推进个性化廉洁教育和法治化反腐服务进企业、协会,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加强廉洁风险防控。

建立查改贯通的“盯纪律”机制 推进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一是探索关口前移的智慧监督模式。聚焦强化对涉企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管,更好发挥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建设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知督促”政治监督平台、“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国企综合监管平台、廉政档案信息系统等一批智慧监督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手段前移监督防线,实现科技赋能“防未病”。

二是建立监督执纪执法贯通的工作指引。制定《贯通“惩治防”链条一体推进“三不腐”工作指引》,健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各部门会商分析、集体研判、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更加精准监测和识别“一家两制”等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以“六项纪律”为标尺,从严查处政商交往中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问题。比如,在2024年工程领域招投标不规范影响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窗口及为民办事岗位服务质效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中,集中力量强化办案攻坚,借势借力深入整治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立案413人、留置31人。

三是完善写好用好“三份材料”促改促治的长效机制。创新运用案件查办总结报告、案件剖析报告、忏悔录“三份材料”,进一步丰富做深做实案件整改“后半篇文章”、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条件的工作抓手,以点带面督促深入整治工程招投标、财政评审、窗口审批、补贴资金管理使用等易发多发的腐败问题,推动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制度机制。比如,对招投标领域案件进行专项分析,针对工程领域招投标不规范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制发纪检监察建议79份,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246项。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