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掉头区竟在2公里外,进出需要绕远路,出行太不方便了!”此前,洛江区双阳街道南山社区群众纷纷在社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群中反映因万虹路拓宽改造工程未在社区预留出行口和掉头区所带来的出行不便问题。随后,洛江区纪委监委针对这件群众“烦心事”开展“选题”走访,并通过巡察会商沟通,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将基层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提前化解了信访风险。
所谓“选题”走访,指的是洛江区纪委监委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和近年来实施的“四访一促”信访工作机制融合运用的其中一个环节,即以平台反映诉求为切入点,针对性选取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覆盖式走访。
洛江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双阳街道南山社区向群众了解有关情况(陈静雯 摄)
“平台+机制”的做法有效提升了基层监督治理效能,充分发挥了“1+1>2”的监督叠加效应,让监督更加精准长效。
“通过聚焦平台反映强烈的重点人和重点事,我们整合监督力量开展‘选题’走访、‘选人’约访、‘选案’评访、‘选事’亮访、‘选时’督促,持续增强治理效能。”洛江区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洛江区纪委监委坚持关口前移,将“事后惩”向“事前防”转变。紧盯“把关人”“重点人”“关系人”3个层面,结合平台的监督前哨优势,让“选人”约访更加精准有效,进而提高对群众信访态势和苗头问题的感知、识别、处置能力,把信访苗头消除在源头和一线。
“我们主动约访在平台反映问题的村民,利用近邻纪检工作室这一阵地倾听他们的诉求,全方位厘清各方的纠纷和利害关系,深挖背后的责任、作风、纪律问题,进而推动解决,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洛江区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继续介绍。一年来,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已通过平台化解信访件及信访苗头35个。
洛江区纪检监察干部在罗溪镇近邻纪检工作室约访群众(邱宏明 摄)
2024年8月,一场线下“选案”评访会在洛江区万安街道琯头社区召开。
“通过评访会,大家把问题摆到明面上来讨论,‘烦心事’解决了,日子也就更安心了!”参会的庄先生对区纪委监委干部说道。
据了解,此前多位琯头社区居民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群中集中反映“社区两委未重视疫情防控津贴分配公平”的问题。这引起了万安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干部的注意,在业务内问题办结后,其针对群众业务外诉求,邀请反映问题的居民代表、居委会代表及与评访内容有利益相关的群众至评访会参与评议,经各方询问、质证,矛盾纠纷在“众人评访必有公论”中得到了化解。
下好监督“一盘棋”,协同联动聚合力。洛江区纪委监委不断强化一线监督评访机制成果运用,聚焦业务内外交织、普遍典型、“三多”重复等平台反映强烈的诉求,统筹“业务主管人员+评理员队伍+纪检监察干部”合议力量“选案”评访。除了开展线下“选案”评访会,线上结合评访过程通过“群直播”“图文消息”等形式,实时同步推送至微信群,进一步扩大辐射面,提升工作质效。截至目前已开展联合评访7件次、公开评访4件次、联审评访4件次。
治理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说的正是“选事”亮访,洛江区纪委监委用平台搭建起了干群“连心桥”,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集中问题,如将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进行“群直播”,规范化晾晒群众切身事,常态化通报群众诉求事,“零距离”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从一件件可感可及的具体实事中感受正风肃纪反腐成效,也让村级小微权力更加阳光透明。
洛江区罗溪镇纪委监察组干部到双溪村检查组财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上的公开情况(张九强 摄)
此外,洛江区纪委监委按照“选时”督促节点理念,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平台+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督导,压实履职责任于日常。一年来,开展量化考评8次和“平台+机制”履职专项督查8轮次。同时,以发现的45个问题为主线,针对性指导基层细化整改措施63条,推动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信息公示公开等长效机制7项。
以平台促机制落实,以机制促平台发展,洛江区纪委监委“双擎发力”释放融合监督新动能。截至目前,在全区范围内通过平台深化一线监督,针对平台反映问题强烈的群众开展约访61人次,发现问题线索18条,立案14件14人,推动解决隐患问题88个。
“下一步,我们将注重在加强基层监督上‘深耕细作’,力促平台、机制质效双提升,精准纠治‘微腐败’,以科技赋能将信访问题化解在一线,着力畅通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洛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字:何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