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个‘企业专属服务空间’这么智能,不但能自动推荐办理的事项,还能直接跳转实现在线办理,非常贴心!”日前,雅克(中国)有限公司办事人员许女士拿着“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说道。
许女士的此番感慨,源自“深化企业与个人专属服务空间建设”项目的服务体验。该服务项目依托晋江市开发的政治监督平台,通过对项目建设实施全程跟进、实时跟踪、自动预警,推动掌上服务从“端菜点菜”向“智能推送”转变,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智能的政务服务。
过去一年,泉州市纪委监委围绕“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监督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年度监督主题,深化运用“知、督、促”工作机制和“四分”“五看”工作法,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做实政治监督,突出由事及人盯责任、盯作风、盯纪律,增强由人及事促落实、促提升、促治理的综合效果,助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盯责任
强化党员干部履职尽责
为持续纠治履职偏差问题,泉州市纪委监委坚持面上抓机制与点上抓突破有机结合,开展护航一流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梳理监督任务清单73项,细化形成17项工作措施56条具体措施,联合各职能部门,围绕重点项目、重要事项和重大改革事项,统筹联动督查,以“小切口”“点题式”监督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政策研究梳理,强化建章立制,打破瓶颈制约,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堵点难点。
德化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联合浔中镇纪委监察组开展走访调研,听取企业发展诉求。(吴朝烨 摄)
针对高额投标保证金限制中小企业参与竞争问题,泉州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发改委出台一千万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政策,截至目前,免收投标保证金总额约299.5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丰泽区纪委监委督促主管部门在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上架政策68条,推动11238万元惠企政策资金实现及时兑现;洛江区纪委监委聚焦涉企政策落实,推动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为10多个重点项目、企业开展工业厂房“模拟验收”,实现验收即投产,平均压缩验收等待期约1个月;德化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监督机制》,推动建设“德化(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首创全省集“专利、商标、版权”为一体的“3中心+1平台”县级知识产权服务矩阵,已服务企业群众700多家(人)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50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95万余元。
盯作风
推动政商良性互动
“本来不知道现在这么方便了,还是前几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上门讲解政策我们才了解,这不,马上整理好材料过来办理了。”在惠安县政务服务中心,前来提交办证材料的顺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先生向来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欣喜说道。
过硬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惠安县纪委监委聚焦纠治涉企政务服务领域不正之风,“室组地”联动,深入全县涉企服务窗口单位开展模拟办事、陪走流程等“体验式”“蹲点式”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40个,推动建章立制33项,“门好进事难办”“出工不出力”等作风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这正是全市以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向好向优的一个有力缩影。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规范政商交往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用活全市116个宜商环境观察点,建立扰企监测直报机制,联合市营商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线上问卷调查活动,主动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与此同时,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局长走流程、组长督整改”专项行动,从政治的高度查找和审视部署不落地、责任不落实背后存在的作风问题,深查细纠涉企“四风”问题265个,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清障护航。
鲤城区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组工作人员走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窗口了解情况(林娉婷 摄)
优化营商环境需久久为功,既常态长效、纠树并举抓牢干部作风建设,又推动清廉文化融入民营企业现代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建设,营造政商亲清互动的良好风气。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省纪委监委规范政商交往意见纳入市县党校2024年度教学内容,帮助党员干部厘清政商交往边界。鲤城区纪委监委以亲清政商关系、规范政商关系“八个不得”为内容原创手绘漫画,以画施教,潜移默化进行廉洁文化熏陶和教育;晋江市纪委监委深化规范政商交往意见20个指导案例宣传运用,拍摄以“亲清政商关系”为主题的微电影《清风正道》,建立健全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深入一线开展案例宣讲解读56场次。
盯纪律
不断夯实治本功效
“2021年至2024年,丰泽区科学技术局原党组书记吴端长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赠送的洋酒、充值卡、购物卡等礼品,部分违纪行为发生在春节期间。吴端长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日前,泉州市纪委监委通报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持续正风肃纪、强化警示教育。
责任、作风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违纪违法甚至职务犯罪等腐败问题。为此,泉州市纪委监委突出查改贯通“盯纪律”,坚持严肃查处与严实治理融合并进,标本兼治破除发展堵点障碍,以纪法“硬约束”助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软实力”。
南安市霞美镇纪检监察干部走访辖区企业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有关情况(黄文彪 摄)
“为什么这些小微企业才新成立不久,就能在短时间内申请接近满额专利奖补资金,甚至比一些规上企业每年申请专利奖补资金还多?”依托信息技术、大数据手段,泉州台商投资区纪工委监工委通过分析“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异常数据,深挖细查、严肃查办了该区科经局3名公职人员与社会人员内外勾连骗取“专利奖补”的违法犯罪案件。
聚焦强化对涉企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前移监督防线,借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廉政档案信息系统、“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乡村振兴智慧监督平台、国企综合监管平台等敏锐数字触角,深入挖掘涉企问题线索。同时,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工程领域招投标不规范影响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窗口及为民办事岗位服务质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立足泉州营商环境实际、政商互动交往频繁特点,加强对“一家两制”等腐败风险的动态监测,精准发现权力寻租、利益输送、权股交易、不良债权转让等传统腐败及新型隐性腐败问题,集中力量攻坚破解,严查严处政商交往“风腐”问题,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3071个,为民营经济扫清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惠安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某校服企业,收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郭育勤 摄)
案件查办不是终点。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坚持贯通“惩、治、防”责任链条,写好用好审查调查“三份材料”,发挥办案治本功能,深化以案促改、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不断夯实亲清政商关系基石,持续助推泉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泉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新的一年,将树牢系统思维,结合集中整治,坚持盯责任盯作风盯纪律,深入推进“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把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着力点,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反腐,以强有力的监督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文字:郑颖、郑蓉、张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