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 黄景昉的正气与忠义
来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08-09 08:50

“朝为相,乡为贤,经济文章绳其祖武;臣克忠,子克孝,家修廷献贻厥孙谋”一卷书联,28个字,字字珠玑,凝结着黄景昉一生笃信的正义与忠孝,铭记在黄氏宗祠的家风遗训里,流芳在后世子孙构建的精神家谱中。黄景昉,努力遏制明王朝滑向覆灭的深渊,保留一个王朝最后的脸面。

他来自大海

来自古镇东石

来自红砖翘角的闽南人家

这位纳谏直言,正气凛然,在积重难返的崇祯朝中,维护着帝国最后尊严的台阁学士,几乎以一己之力,激浊扬清,为王朝注入一股清流。在没落帝国的功德碑上烫下自己的名字,为闽南故乡立下一尊楷模。

宗祠里与史书上的肖像,几乎如出一辙,慈眉善目,器宇轩昂,方厚庄重,内外兼修。眉宇间的英气勃发,符合后人对一代忠臣良相的审美。黄景昉,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晋江东石檗谷村人。出生于儒宦世家,书香门第。黄氏一门皆为才子,在千山万水的闽地丘陵,科举书香早已跨越了闽道的艰难,黄景昉一族足可垂范。

“窦桂传芳”牌匾

“宫保宰相”牌匾

“翰林”牌匾

“文魁”牌匾

天启五年(1625年),黄景昉经过十年的宵衣旰食,寒窗苦读,终于登进士第,在大浪淘沙的科举考核中位列进士之堂。不久,经过朝考,景昉被选拔为庶吉士,得进翰林院。学而优则仕,再次被传为佳话。黄景昉的成功,为身处闽地的万千学子,树下一面标杆。

步入仕途的黄景昉,开始挥毫着一笔又一笔的丹心之作,晋升翰林院时,他并没有志得意满,而是俯身民生疾苦,秉承赤胆之心,建言献策。尽管帝国大厦将倾,朝廷内部贪腐成风,沆瀣一气,黄景昉仍然不忘初心,身正为范,严明纪律,廉洁奉公,头顶乌纱帽,为国家为理想殚精竭虑。他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在魏氏集团与东林党政治斗争中,他总是在污浊窒息的环境中,凿开一股清流。历史记载,他亲眼目睹朝廷共事的吴裕中被魏忠贤集团以莫须有的罪名廷杖责罚,百官却噤若寒蝉,谁都不想蹚这浑水。他却敢于进言,伸张正义,不顾个人安危。

黄景昉行楷题跋(图片由林清哲提供)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朱曦林撰文介绍,吴裕中死后,慑于奸党的残暴,他的家乡“无敢临其丧者”,更不用提朝廷官员了。唯独只有黄景昉毫不畏惧,“割俸金赙之”,即拿出自己的薪金前去吊唁吴裕中、慰问其家属。

朝堂之上,一些将黄景昉视作挚友伙伴的臣僚,总会相劝,一个人纵然有天地神力,也无法挽回君王朝廷颓衰的可能,希望能各自珍重。明朝后期,大学士层出不穷,走马灯换走一批又一批,每个人都在重复每个人的故事。很多时候,土壤坏了,再好的苗子都结不出果子。这是当时的现状,也是黄景昉的忧愤。

奸党的迫害,父亲逝世,蛰伏一段时间的黄景昉,又在天子的呼唤下入朝为官,且平步青云。他说,读圣贤书,当父母官,便是要整肃朝纲,针砭时弊。再度入朝,他不改正义之气,秉正之性,面圣直谏为落难的大学士郑三俊拨乱反正,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崇祯十三年,黄道周案爆发,眼看一个公正清明,敢于秉笔直书的好官,又要蒙冤受屈。当时任詹事府詹事的黄景昉联合周延儒等人,展开营救,得救后,黄景昉又当着崇祯皇帝的面举荐,黄道周品质清修、学识渊博,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不久,黄道周“得赐复官”。黄景昉援救忠良清、正大义的义举令世人赞叹。

崇祯十六年,副都御史惠世扬被任命后迟迟未上任,崇祯帝命削其官籍。黄景昉认为这样处理过于轻率,上表谏诤。崇祯帝极为不悦。于是,黄景昉接连上书引归,九月,黄景昉离京致仕返乡。

此后,黄景昉除了在南明复立,短暂复出外,便在家乡寄情山水,或弈棋于草庐之间,或赤足于山林小道,或讲学于井乡邻里。用自己满腹经纶,教后世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坦率做事。

拨开历史的沉沉迷雾

荒草断葛

在层层泛黄的史书里

在檗谷黄氏宗祠内

我们看到一个操着闽南口音的朝廷重臣

诠释着正气与忠义该有的模样

诠释着为官一任

秉承初心 担当作为的

清廉志气

文字:张百隐

供图:晋江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

【责任编辑:周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