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直击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级小型建设项目成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载体。虽然金额不大,但量大、点多,再加上监督管理相对薄弱,就容易出现一些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譬如拆分项目规避招标、虚增工程量套取工程款、干部违规承揽工程或优亲厚友、项目验收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小微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权力晒在阳光下便难生蠹虫,用好用活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福建对村级小型建设项目进行全链条公开,以有力监督来有效防治小微工程中的问题。
“‘十里花街’花木合作社的建设项目目前已经进入施工阶段,工人们和工程车辆正在现场忙碌作业……”5月8日上午,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西山村,村“两委”干部陈银平头戴收音耳麦、手持移动支架,正对着镜头直播。村民们陆续从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点进直播间,密切关注着工程建设动态,并向村干部留言提问。
将村级小型建设项目搬进“直播间”,是福建省做实基层监督、加强对该领域廉洁风险防控的有效手段。
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直播功能,柘荣县楮坪乡楮坪村解读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流程。章慧晶/摄
村级小型建设项目是指由村(居)委员会、村(居)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项目业主,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50%及以上,工程总投资估算在50万元及以下,在行政村实施的项目。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此类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因为工程小、资金量少,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村级小型建设项目往往被赋予精简审批手续、简化发包流程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实践中,存在‘项目越小、监管越弱’的现象和问题。而监督跟不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项目就容易成为滋生基层腐败的大温床。”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同志介绍,据统计,过去三年,有关村级小微工程的问题,在查处的涉及镇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占比达到14.08%,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
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山美社区将渔业养殖基地开标现场搬进“直播间”。陈少松/摄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结合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在全省的推广,福建各地充分运用平台上“晒权力”功能模块,纷纷推进村级小型建设项目的公开公示。实践中,形成两个公开公示的版本:把工程相关的原始票据文书在群里“晾晒”是“1.0版”,将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实时直播则是“2.0版”。
不管是哪个版本,其要旨都是一个“晒”字,就是把项目决策、发包、施工、验收全程“晒”在群众手掌心、“晒”到群众眼皮下。以龙岩市为例,凡投资估算在50万元及以下、在行政村实施并由行政村结算的村级小型建设项目,都需按要求进行全链条“阳光直播”。为此,龙岩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一诺二晒三挂钩”机制,即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代表村“两委”干部在项目决策和发包环节直播时作出不违规插手等廉洁承诺,所有项目文书和原始票据都在微信群中公开公示,将“阳光直播”与确定发包方式、施工单位、支付项目资金挂钩,强化过程管控。
“晒”的形式并不复杂,效果却很明显。众目睽睽之下,没人敢做“小动作”,暗箱操作、私相授受、优亲厚友等“微腐败”只能选择销声匿迹,偷工减料、虚增套取、“纸上”验收等风险环节唯有选择退避三舍;众目睽睽之下,群众眼见为实,消除了可能会对村干部产生的猜测和误解,增进了对村干部的信任和理解,给村干部更好履职注入了动力;众目睽睽之下,比较有效地防止了腐败问题发生、保护了基层干部,比较有效地保证了小微工程的质量、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千万不要小瞧“晒”的威力,切莫低估群众发现问题的能力。前不久,上杭县珊瑚乡华竹村一村民在观看村里工程项目“阳光直播”时,当即质疑村党支部书记蓝某发表的廉洁承诺,在通过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查询该项目的公示公开信息发现疑点后,便马上点击举报链接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反映。经核查,蓝某在任期间将村里的长者食堂和洋地塘道路拓宽硬化工程违规指定给其亲戚胡某承包,并通过虚假验收方式套取工程款,“损公肥私”导致村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最终蓝某受到党纪处分。就这样,群众监督做“前哨”推动消除监督盲区,执纪执法作“后墙”保障监督“长牙”“带电”,纪检监察监督和群众监督贯通融合、形成合力,推动基层监督得以强化、基层治理得到提升。
阳光平台机制搭建起来、发挥作用,但并不排斥其他好的办法,而是和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力,推进小微工程建设有关问题标本兼治。
安溪县城厢镇中标村村民拿起手机观看村民代表大会研究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的直播。林伟彬/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微工程并不简单,问题并非就能一眼看清。为便于瞄准重点、督到关键,让监督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三明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三库一表一指引”工作法,共整理市、县、乡三级2021年以来2738个乡村振兴项目,形成“项目库”,对项目审批、招标投标、资金拨付、审核验收等关键环节梳理细化,形成“要素表”。去年4月,明溪县夏坊乡鳌坑村的村级工程项目在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示期间,有群众反映多个工程项目由同一个包工头建设,怀疑村干部收受包工头好处。夏坊乡纪委对项目进行要素比对并实地走访后,迅速锁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某指定招标代理公司并进行虚假邀标的违规违纪事实,给予杨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针对农村小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村干部插手工程、拆分肢解工程、工程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南平市探索了“村工程乡代建”模式。在各乡镇分别成立由村集体出资参股的乡村建设公司,采取统一“派工派料”方式,承接各村50万元以下的小型建设项目,推动“小工程”化零为整、统筹安排。为帮助群众更好地“看得到”“看得懂”“信得过”,市纪委监委将该机制融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点进平台上的“村工程乡代建”模块,项目流程图和项目实施意向、建设信息、工料使用、竣工验收“一图四表”公示得清清楚楚,群众还可以通过观看直播对“村工程乡代建”项目工匠选取、开工建设、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跟踪了解。叠加平台优势后,制度效用进一步释放、监督效果获得更大提升。
以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为基础,将村级小型建设项目“晒”在阳光下,把群众“指尖”上的监督转化为“心尖”上的满意。坚持问题导向,纪检监察机关以强化监督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推动一个个惠民生、暖民心的工程廉洁规范落地,让美好生活图景越绘越清晰。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4年第12期,作者:任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