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意志坚定如铁,决心不动如山。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铮铮誓言,拳拳初心,全面从严治党再次发出最强动员令。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凡有所令、必有所动,凡有部署、必有落实。过去一年来,泉州市纪委监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深度践行省委、市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带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定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根本政治方向,始终紧盯重大战略、重要决策、重点任务,始终紧扣历史方位、政治站位、职能定位,让监督的效能成为发展的动能、作风的优势成为发展的胜势、廉洁的净土成为发展的沃土,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根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一切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整顿伊始,泉州市纪委监委迅速部署,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邀请4名来自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的专家教授,为市直纪检监察系统全体干部送上一顿精神“大餐”。
图片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前往“清廉泉州馆”参观(张九强 摄)
围绕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主线,一年多来,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专题研讨11次,分领域分专题深化全员培训,带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同时,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与纪检监察机关协助职责、监督专责紧密结合,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委班子成员带头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牵头开展11项重点课题调研,全市形成调研成果近百项,总结提炼、“串点成线”形成一批推得开、叫得响、经得起检验的“泉州纪检监察经验”。
以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为契机,市纪委监委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市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等43场次,举办读书班3期,常态化开展“三重”“三走”活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用以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探索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1+3+7”学习教育模式,运用“每日一练” “每月自检10问”等抓手,持续跟踪检验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成效。
一年多来,通过持续深入抓好学习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夯实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成效上,不断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
以强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冬日暖阳,寒意渐驱。位于安溪县的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参内安置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为建成这个国家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需要移民安置群众4万多人。泉州市纪委监委与安溪县纪委监委将如何保障移民安置廉洁高效运行纳入政治监督的重点关注内容,共同探索开展“一项一专班”监督模式,组建机动灵活的“小分队”监督专班,紧盯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资金管理、干部作为等方面开展监督。
洛江区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走访企业,了解个体经营发展情况,收集相关职能部门在政策落实、惠企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张九强 摄)
这是泉州市纪委监委以强有力政治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多来,泉州市纪委监委紧扣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深化运用“知、督、促”机制和“四分”“五看”工作法,在盯责任、盯作风、盯纪律上下功夫。
同时,坚持面上建机制,完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双闭环”,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台账,通过“委领导挂钩+监督室包片+派驻机构跟进+市县乡联动”,综合检视机制运转和部署要求落实情况。坚持点上抓突破,确定1个政治监督重点项目、52个自选项目,聚焦“三新一高”重大战略、“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耕地保护等重点任务开展“打深井”式监督。
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市纪委监委坚决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助力,聚焦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牵头制定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八条措施”,从保障安商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保护支持在涉企服务中攻坚克难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实施“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跃升,凝聚起政企携手并肩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牢牢把握反腐败斗争主动权
以一体推进“三不腐”为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颜朝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泉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一年多来,泉州市纪委监委发布的一则则审查调查信息背后,是泉州市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具体实践。
金针去痼疾,猛药起沉疴。泉州市纪委监委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督办预警、甄别筛选、分析处置、“前后台”双向流转等工作机制,加强对超期未处置未结件督促办理。同时,在查自办案件、查留置案件、查同级党委管理干部案件三个方面发力,推动执纪办案“量”“质”齐升。
反腐败斗争必须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泉州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省纪委监委关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五廉工程”部署要求,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建设廉洁文化载体项目44个;着力打造“青廉工程”,开展首届“青廉风采岗”展示活动;高标准建成“清廉泉州馆”,累计接待各级团队500多个,1.3万多人次沉浸式接受教育熏陶。
在抓好阵地建设的同时,泉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关口前移“治未病”,充分发挥清廉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党员干部拧紧思想“总开关”。泉州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职务犯罪案件旁听庭审常态化机制,分层分级、分领域分行业开展警示教育22.73万人次,用好案件“富矿”分类拍摄警示教育片,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理念
以做强基层监督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至上,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一年多来,泉州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持续压实“点题整治”责任,着力做强基层监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晋江市西滨镇纪检监察干部在村民广场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介绍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的使用方法。(庄燕娇 摄)
针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基层监督质效不高等问题,泉州市纪委监委上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该平台以“微信群+小程序+管理后台”为监督模式,建立覆盖全市2546个村(社区)的6100多个微信群,入群人数超170万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该平台公开信息26万多批,通过平台推动解决群众诉求4万多件,发现并查处作风和腐败问题76起128人,全市反映村干部的信访件数量同比下降37.29%,初步呈现“管住微权力、遏制微腐败”的良好态势。2023年5月起,该平台在全省推广运用,成为小微权力监督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
同时,泉州市纪委监委落实“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实施33个市级 “点题整治”项目,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作用,推动解决教育医疗、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188个、建立健全制度81项。持续监督推动渣土车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四年“双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乡村振兴领域为例,一年多来,泉州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深化“访群众、走项目、助振兴”,严肃查处一批贪污侵占、虚增套取典型案件,推动拨付滞留在县镇两级的财政资金近2500万元。
牢牢把握作风建设特点规律
以严明纪律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必须牢固树立纪法意识、底线意识。”日前,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主办,泉州市纪委监委、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光明网等单位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9场活动,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若磊,围绕加强青年党员干部纪法教育开展宣讲并同步进行全网直播,这是该活动首次走进纪检监察系统、首次走进泉州。
图为泉州市纪委监委、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等单位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9场活动,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若磊,围绕加强青年党员干部纪法教育开展宣讲并同步进行全网直播。这是该活动首次走进纪检监察系统。(李毅成 摄)
过去一年多来,泉州市纪委监委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紧盯重要节点加强节前教育提醒、节中明察暗访、节后严查快处,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78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3人,通报典型案例12批25起。同时,开展“大抓落实、狠抓落实”专项监督,紧盯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权力观异化、政绩观偏差等问题,推动督查、效能等部门履行督查职责。对低效用地、政务服务等6类重点“动态点题、专项督促”,发现问题185个,提出工作建议91条,通报34批次。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泉州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修订完善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制定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的十二条具体举措;聘请36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完善社会监督网络;组织绘制“作风生态季度研判图”并形成分析报告,指导推进29个“一县一清单”整治项目。
牢牢把握完善监督体系内在要求
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自我革命
回眸泉州市纪委监委2023年工作,改革创新作为“关键词”之一贯穿始终。这一年,泉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实施监察官法,完成市县乡监察官等级首次确定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等各方面监督,聘请23名市监委第二届特约监察员;制定出台把好审理“三口”意见,探索前置证据审核、案件质量季评查年分析等机制,建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咨询专家库和全市典型案例库;开展执纪执法人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执行“回头看”,对重点调查措施实行备案管理、核对抽查,确保执纪执法权力规范运行。
为推动完善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泉州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深化落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两张清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全面监督责任、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健全落实“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纪巡审财统”监督贯通协同等制度机制,加强与司法、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腐败预警惩戒联动机制;稳步推进央地合作联动监督试点项目,建立健全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互享机制,协同推进保建设、提质效、促发展。全力推进央地协查系统地方端及市级联查平台建设,以大数据、信息化提高监督执纪执法能力。
在推动监督贯通协调的同时,泉州市纪委监委在推动巡察监督全覆盖上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巡察模式。泉州市委巡察办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分4轮5批次对30个单位开展巡察,坚持统筹谋划,创新全覆盖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市县巡察新路径。2023年5月,首次组织对市县法院系统开展“联动+提级+交叉”巡察,形成强大监督合力,聚焦系统性、领域性、深层次问题,持续提升监督效能。本轮巡察共发现问题483个,形成专题报告7份,发现问题和专题报告的“数”“质”双提升,充分彰显巡察利剑利器作用。
此外,加强派出机关对派驻机构的直接领导、统一管理,出台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驻在单位党组(党委)专题会商工作指引,健全“室组地企校”联动机制,注重发挥机关纪委职能作用,持续彰显“派”的权威、“驻”的优势。
栉风沐雨砥砺行,奋楫扬帆启新程。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记者:许雅玲
通讯员:林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