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做强基层监督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3-04-27 18:05

今年来,福建省安溪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黄凤伟格外忙。自今年该纪检监察组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一组一专项”监督重点事项后,黄凤伟和同事们常常奔走于田间地头,围绕政策落实、资金管理等方面情况开展一线监督。

在此前的一次走访中,黄凤伟发现龙涓乡珠塔村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于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施工导致无法通过验收的问题,眼看就要影响当地农民的春耕春种。发现问题后,督查组立即开出督办函,并全程跟踪督办,推动立行立改,按时按质交付农民耕种。

“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今年的夏粮每亩能增产150斤至200斤。”站在水泥筑成的田梗上,望着刚刚播种下去的一畦畦稻秧苗,村民老王信心十足。

乡村要振兴,监督须跟进。今年来,安溪县纪委监委通过“室组”“组地”“室组地”等联动监督机制,依托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信息平台、“一组一专项监督”等载体,聚焦乡村振兴项目、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持续做强基层监督,保障推动乡村振兴。

走进尚卿乡藤云工艺园,映入眼帘的是宽广平坦的沥青路、整齐雪亮的LED路灯、进进出出的物流集装箱货车……

“不久前县委对我乡开展政治巡察,指出藤云工艺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不足的问题后,我们马上跟进,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抓好问题整改,完成了园区公路‘白改黑’、美化亮化等工程,园区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尚卿乡纪委书记吴煌煊介绍。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兴则乡村兴。安溪是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名茶安溪铁观音之乡,该县纪委监委立足本地实际,坚持把推动产业振兴作为监督重点,紧盯招商、生产、销售等环节,聚焦责任、作风、腐败等问题进行“清单式”监督,共涉及200多项,同时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动态跟踪、限期办结、督查问责等机制,形成监督工作闭环,持续推动基层一线矢志不渝“抓一业”。

“目前,安溪铁观音、尚卿藤铁工艺、湖头小吃、山格淮山、龙涓大饼等优势特色产品闻名海内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农民脱贫致富的‘香饽饽’。”安溪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安溪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领域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信息平台,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有了这个平台,村里的钱怎么花、事怎么做,村民都看得一清二楚。”在城厢镇经兜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明看来,这个监督信息平台不仅约束村干部“小微权力”运行,更是拉近干群关系、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实现载体。

近年来,经兜村干群一条心,大力发展生态观光、红色旅游、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初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村民过上幸福小康生活。先后荣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

“通过监督信息平台把小微权力行使的情况原原本本向村民公开之后,村民更加信任我们村干部了,对村里的工作也更加支持了。”孙开明介绍,这几年来,该村在外乡贤捐资用于村里的公益项目建设资金越来越多,累计达40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纳入巡察、派驻监督、基层监督的重点,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点面结合、分类施策,强化跟进监督、穿透监督,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安溪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溪县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