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一村一群一户一人 “微信群”监督“微权力”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2-07-28 09:17

村里的每一笔收入、支出,不加粉饰,公开呈现;每一项资产资源处置、工程项目建设,从“议”到做,环环公之于“群”;群众建房指标分配、低保对象确定、“一卡通”惠农补助资金发放,“先群公开后走审核审批”……在茶乡安溪,群众只要看看微信群,就能随时随地监督村里做的每件事、花的每分钱,有疑问、有诉求可以在群里直接提出,群众通过便捷的方式成为小微权力的监督主体。

“我们把小微权力的行使嵌入微信群之中,作为开展‘纪检监察进邻里’活动的重要抓手,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初步显现出管好基层‘微权力’、推动解决‘邻里事’的效应。”安溪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掌上”监督平台 走进群众心坎 

2021年6月3日,官桥镇驷岭村将拟改造村部三楼两间卫生间的邀标情况发布群里,“3个施工队报价相差不多,会不会围标?改造的数量、材质、规格不清不楚,叫我们怎么监督”之类的留言“群起攻之”。

见此情景,负责群公开的村报账员立即将改造项目清单和邀标情况详细周全地进行“二次公开”,村党支部书记也赶忙在群里做一番说明和解释。

这是安溪县推行村级小微权力信息化监督模式的一个缩影。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的原则,全县488个村共建了517个村级微信群,除了群众,挂村领导、驻村干部、乡镇纪委干部、村两委成员、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乡镇派出所挂钩民警等相关人员也要求进群。乡镇分管领导、驻村干部履行主体监管责任,协同村干部对群众提出的疑议和意见建议予以回应、处置、反馈。镇、村两级监督力量实时监督,一面督促落实群众的诉求事项,一面对群众反映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置、回复。

金谷镇纪委干部向茶农了解情况(林伟彬 摄)

“群”建起来、职责明确之后,该县纪委监委把工作重心放在群公开上。

“实践中,我们重点督促村(社区)做好村级财务收支原始性公开、资产资源处置和工程项目建设全链条公开、涉民利益事项即时性公开。”安溪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木钗介绍,特别是针对以往村干部出问题大多是在财务上做“手脚”的情况,变“事后”公开为“事前”公开,要求每一项支出项目实行“先公开后审批”,原原本本在群里公示3天,群众没有异议后,驻村干部在支出票据上签字背书,然后再走审批、款项拨付、到镇报账等程序。

逐笔逐项全景公开,挤掉了村干部权力任性的空间。“成百上千只眼睛在盯着,即使有‘贼心’也没那个‘贼胆’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如是说。

监督无“微”不至 基层矛盾越来越少

“有必要买这么贵的椅子吗?是不是为了享受?”2021年10月,一张拟购置20张办公椅、单价900多元的“小票”在官桥镇燎原村的小微权力信息化监督群公开后,一名远在外地的村民提出质疑,引来不少村民附议。

见此,镇里的挂村领导立即喊停,镇纪委随即组织核查,发现情况属实,提出暂缓购置意见,要求该村控制在500元以内的标准进行更换再报支,并对该村党支部书记龚某进行批评教育。

随后,镇纪委在群里反馈核查意见,该村也将拟重新购置办公椅的“购销清单”进行再公开,不少村民在群里点赞。

“多亏有了这个监督群,多亏了村民的监督,不然可能就得‘挨板子’了。”新当选不久、对相关规定还不了解的龚某,对差点酿成错误,既心有余悸又感激不尽。

祥华乡东坑村村民围坐在一起通过手机查看村务公开情况(李春梅 摄)

过去村里事务可能几个村干部说了算,如今村民对村级事务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去年8月,尚卿乡某村在群里公开上月财务收支后不久,乡纪委就收到了反映该村村干部用村民自筹资金建造交付使用的挡土墙工程项目虚报村财支出8万多元的违纪问题信访件。经查,群众的举报属实,2名村干部被乡纪委立案审查。

“我们把群众‘能知道、能参与、能监督、能满意’作为评判标准,不仅撬动了群众监督的‘神经’,也让村干部不敢放肆,对这种接地气的监督方式也从排斥到接受。”安溪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少村干部坦言:“以前你做得再好、一点私心都没有,群众可能也不信任,现在做事更安心了。”

一组对比数据印证了监督群带来的变化:同2018年换届相比,安溪县纪委监委受理涉及村干部的信访件,2021年下降60.22%,其中,检控类初信件下降47.79%,有409个村实现“零信访”;全县村干部违纪违法涉案人数,2021年下降31.15%,大部分违纪违法事实发生在微信公开监督群推行之前。

村务大胆晒群里 振兴合力凝聚起

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这些亮眼的名片中,有一张尤为珍贵——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作为“微信群”信息化监督模式的第一批试点,该村的干部群众,对村务“裸晒”已习以为常。

“村里的每一项事务、每一笔开支,每一个决策过程,都在群里‘晒’出来。”经兜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明介绍说。

2019年起,安溪县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巩固提升的工作思路着手进行村级“微信群”信息化监督模式的试点,第一批选取54个难点村进行试点;2020年,再选取130个重点村继续拓展;2021年,在全县488个村(社区)全面铺开。今年,进入建章立制、巩固提升阶段。

经兜村不属于前两批试点对象,却第一时间主动要求“进群”,“我们村项目多、涉及资金大,不少还涉及拆迁赔偿等工作。刚开始,就有一些群众质疑,工作不太好开展。所以我们合计了下,干脆也参与微信群公开,让群众眼见为实。”孙开明说,事实证明,把信息都透明地公开后,群众就理解、支持了。他打开“经兜村小微权力信息化监督群”让记者随机翻阅,记者发现,该群有452人,每隔几天,就会有村干部将一些票据、方案等发群里公示。

城厢镇纪委干部在经兜村收集问题线索和建议 (林伟彬 摄)

“哪怕是长期在外的村民、上了年纪的大伯大妈,都能知道、能看懂村里的事怎么做、钱怎么花。”在泉州市区工作的经兜村村民孙先生笑着说,现在,村里做事,许多村民也乐意捐点钱、出一点力。

阳光赢得了信任。初心公园、长者食堂、博物馆、图书馆、家风家训馆、枫下书院、红色书屋、村史馆……走进经兜村,随处可见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周边的群众前来游玩。

“最近两三年,微信群公开后,乡亲们捐款捐物的热情比以往更高,仅去年就捐了300多万元,这些环卫车、电瓶车都是乡贤捐献的,对我们村乡村振兴事业助力很大。”孙开明高兴地说。

对此,安溪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陈永春感同身受。他说,微信群不仅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还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目前,全县已打造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5个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3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6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

文:黄宝阳

通讯员:张晓斌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