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博物院,珍藏着一支法兰西铅笔,据2021年3月核定公布的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为三级文物。
这支铅笔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时间追溯到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3000多人出击闽中,牵制和分散国民党“三省会剿”兵力。8月22日,部队抵永春福鼎(今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环峰村、福联村)进行为期一周的休整。
当时正值盛夏酷暑,疾病流行,病号急增,粮食和药品供应都很困难。即便如此,红军战士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军炊事员下乡买菜,路过一片南瓜地时,却找不到主人。他将南瓜摘下来后,把“小红包”系在瓜蒂上。农妇摘瓜时,打开“小红包”一看是白银,另有纸条写着:“老乡,买了两个瓜,送上一块银元——红军。”农妇赶紧回屋给丈夫过目,丈夫也非常惊讶,没想到新来的军队这么好。“这钱,咱不能要。”随后,夫妇二人将白银送到红军驻扎地。当时朱德正好在场,他告诉夫妇这是红军的纪律,不随便拿百姓的东西。这就是当时流传甚广的“南瓜园里长白银”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流传很多,不胜枚举。
那时红四军为了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工作, 在每个连队都设有三至五个宣传员。每到一处, 运用写标语、开群众会、讲演等形式, 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革命宗旨。在福鼎,“共产党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政党, 欢迎革命的觉悟的工农分子加入共产党”“农民组织农会,打土豪分田地”……刷在墙上的红军标语随处可见。朱德还在郭氏家庙号召劳苦的工农群众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倒土豪分田地,建立“世界大同”人民政权,更是拨动了穷人渴望翻身得到解放的心弦。
渐渐地,村民们从疑惑、躲避红军到认识、欢迎红军,把红军当成自己的亲人,给他们以积极的帮助。福鼎行医兼经营药铺的郭景云就是其中的一员。
郭景云利用祖传偏方熬制汤药,先后救治伤病员42人;带领家人把龙兴岩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打扫一番,成为红军的“医疗站”;组织村民照料红军伤病号……
8月28日,朱德率部离开福鼎,回师闽西。临行前,朱德特地来到郭景云家,把那支常伴身边的法兰西“作战”铅笔和一些银元赠送给他聊表谢意,此外,还委托他继续照顾无法行军的40余名重伤病员。
红军大部队撤走后,反动军阀曾多次窜到福鼎,搜捕红军伤病员。为了红军重伤病员的安全,郭景云将他们分散安置在龙兴岩、郭氏家庙,有的视病情住在群众家里,或安排在山间纸寮里。
因为反动军阀的封锁,救治重伤病员的药品受到管控,获取极其困难。发动群众进山采草药,用“土方子”救治成为了唯一途径。但是,如何教群众识别采摘?郭景云想到了那支法兰西铅笔。郭景云用那支法兰西铅笔绘制草药图,组织一批进步群众“按图索骥”采制草药,竭尽全力医治重伤员。如今生活在横口乡的82岁老人曾玉藤,就是被郭景云医治好的重伤病员曾四祥的女儿。
无论革命形势如何严峻,郭景云一如既往医治伤病员,而这支法兰西铅笔一直陪伴着他战斗,成为其视若珍宝的“老伙计”。新中国成立后,郭景云把那支法兰西铅笔献给福建省博物馆(后更名为福建博物院)。
这只法兰西铅笔是朱德红军在永春等地开展革命斗争和宣传活动,酝酿“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和当地老百姓结下鱼水深情的历史“证物”,也是唤醒永春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坚定跟党走、干革命的精神“药方”。(作者:林燕英、陈跃虹,单位:泉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永春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