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泉州市纪委监委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将监督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出台纪检监察机关助推“机制活”8项措施和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对市县181个相关职能单位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推广“亲清家园”云监督服务平台,推动约束自由裁量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网上办”“掌上办”、亲清护企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
以有效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泉州市纪委监委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推进重大任务的一个侧面。
“比起旧市场,这里更规范和便捷,而且在疫情影响下,营业额竟然不降反升,同比增幅在30%以上。”9月24日下午,在晋江市国际鞋纺城店面,陈埭鞋材商会会长、晋江鹤鸣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鹤鸣高兴地说,2019年10月1日,他把公司搬进国际鞋纺城,如今不仅生意规模翻番了,而且生意的层次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现在来自国外的单子比例达到50%。
晋江市,这里被誉为“中国鞋都”,安踏、特步、361度、鸿星尔克等耳熟能详的中国本土运动鞋品牌都诞生自这里。每年,超过7亿双鞋子从这里销往全球一百余个国家与地区。而晋江的陈埭镇则可谓是“鞋都”的引擎,它是全国最大的鞋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基地。“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晋江鞋服产业在今年上半年依旧创造了1241.8亿元产值的骄人业绩,同比增长16.1%。”晋江市商务局局长蔡伟达说,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持续探索。
“仍有近160户商户沿用传统批发市场的模式经营,未能转型融入现代商贸服务区,新建成的国际鞋纺城配套功能设施不全,店铺的实际营业率仅55.2%,带动晋东新区发展的效应不明显……”2018年11月泉州市委交叉巡察组四组对陈埭镇开展巡察,重点指出了陈埭镇在弘扬“晋江经验”、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差距。
“今年1月份我们对陈埭镇开展巡察‘回头看’,对没见底的问题‘再了解’,对没发现的问题‘再发现’,比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够有力、扶持民营经济措施办法不够多等问题,推动整改见真章出实效。”泉州市委巡察组组长林振约说。
“我感觉,巡察既是正风肃纪的利剑,也是为高质量发展之路披荆斩棘的利剑。”陈埭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陈埭镇党委高度重视,对症施策,抓好整改。“我们围绕如何将商户‘引进来、留下来’的首要问题,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优服务,推进物业管理精细化,建设并优化货物接驳、临时货运中转等物流配套,乃至提供翻译,只要客户有诉求,鞋纺城尽可能开辟服务项目,全力降低商户运营成本;同时,抱团外出参展,拓展市场,并建设数字鞋纺城线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推介鞋纺城。”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商户赢得了真真正正的实惠。
然而,随着国外订单比例的增多,外贸门槛较高,不少中小商户不具备国际贸易能力的新问题又随之而来。尽管在去年9月,晋江国际鞋纺城获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但市场采购贸易企业无法在厦门关区内各口岸就近通关,影响企业拓展采购范围,贸易体量难以做大。
为进一步破除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瓶颈,今年3月起,泉州市委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联动专项巡察,晋江市委巡察组将“跨境通关服务有待加强”列入商务等职能部门立行立改问题之一。4月2日,晋江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现厦门关区所有口岸通关一体化模式,有力促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不仅解决了晋江国际鞋坊城市场商户‘单小、货杂、品种多’无增值税发票的贸易难题,更降低了外贸门槛,让不具备国际贸易能力的中小商户也能简单地参与外贸。”晋江国际鞋纺城董事长吴世春介绍,如今晋江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现日均出口1亿元以上,助推更多中小微民营企业积极“入场”国际舞台,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出口额货值已经突破百亿元。
随着巡察整改持续深入,陈埭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晋江鞋纺城市场采购贸易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达1387家,出口货物达12类商品,遍布14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鞋都的引擎”陈埭,正全力为晋江续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再做贡献。
文:庄志阳、庄诗莹
供图:晋江国际鞋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