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温谆
人物简介
张温谆(1925—1949年),福建晋江东石人。1935年随母往菲律宾,1946年下半年起,因敌人对华侨抗日民主运动实行疯狂打击和镇压,群众思想迷惘,温谆主编油印小报《路灯》,转载祖国解放战争新闻。1949年初,他到平和南靖游击区工作,中共平和县工委鉴于其个人思想觉悟高等因素,接受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1949年9月初,他担任平和县人民政府财粮科科员,组织粮食支援大军解放厦门。同年9月中旬,在押运军粮船只时遭遇敌军袭击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记者 陈森森 通讯员 洪逢春/文 晋江市委史志室/供图
张温谆革命烈士纪念碑
晋江是我国著名侨乡,祖籍晋江旅居海外的广大华侨同胞有着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怀,时刻关心祖国的命运。抗战期间,东南亚各国许多爱国青年华侨踊跃回国参军参战,英勇杀敌,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浴血战斗,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晋江东石张温谆就是其中一员。
张温谆,1925年出生。1935年随母往菲律宾。在华侨进步学校——洪光学校读书,他聪明过人,学业成绩优良。菲律宾沦陷时,年纪尚小的他不能直接参加抗日反奸活动,但受环境影响,年少的心灵中早已萌发了抗日思想。日本投降后,他在华侨“店员抗日反奸同盟”中路区分会工作,是个积极进步的骨干。
在联合中学、民主公学读书时,张温谆经常参加学生工作。 1946年下半年起,美、菲、蒋互相勾结,对华侨抗日民主运动实行疯狂的打击和镇压。抗日民主团体先后被迫停止活动,《华侨导报》《侨商公报》停刊。联合中学、民主公学、义务小学相继停办。敌人疯狂镇压,步步迫紧,群众思想迷惘。这时张温谆热血沸腾,为及时传播祖国解放战争新闻,鼓舞人心,增强斗志,他和林健两人合办一份油印小报《路灯》,转载祖国新闻。在当时新闻十分闭塞之时,群众对此小报颇为欢迎,刊印数量与日俱增。随着小报影响不断扩大,敌人也不断加紧追查,结果张温谆不幸被捕入狱。张家通过关系多方营救,花了巨款,张温谆获保外就医,然后乘邮轮前往香港。在革命的风浪中,张温谆革命思想日趋成熟了。
在三叔父张匡时和大姐张佩芬支持下,张温谆和几位华侨干部于1949年初一起到平和南靖游击区工作。中共平和县工委鉴于他早年受革命熏陶,几位至亲都是共产党员,长期得到较好的政治影响和教育,这次又抛弃了香港的舒适生活进入内地游击区工作,不怕苦不怕死,经派人加强教育,进一步启发他的政治觉悟,在条件基本成熟后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候补党员。
1949年9月,平和县解放了,张温谆任县财粮科科员。为支援南下大军解放厦门,他专门负责押运军粮从平和经漳州到石码。他日夜赶运,工作十分辛苦,居无定所,却从不叫苦叫累,较好较及时地完成了运粮任务。有一天半夜,张温谆负责的运粮船停泊于平和县境山格乡附近的塔尾村。匪特早就妄图破坏军运,一探知有粮船停泊,乘机持枪打劫。匪特严刑拷打船上人员,却得不到半点粮运支前消息,竟然把张温谆等数人活埋。
1950年,平和县剿匪反霸运动中,这些匪特被依法惩办,烈士的遗骸移葬在琯溪县政府的烈士陵园里,几年后又移葬烈士的家乡东石镇下庄村,并立碑纪念。中共平和县委追认张温谆为中共正式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