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烈士
人物简介
黄英(1908—1934年),又名黄鸿英,海南岛人。早年在家乡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南革命失利后,出走马来亚,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后被英殖民当局驱逐出境,来到厦门。1932年接受中共厦门中心市委的委派,到安溪加强县委和游击队的领导工作。11月,任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委员。经常在中心县委机关刊物——《安溪红旗》半月刊上发表文章。1933年7月,任参谋长兼第三大队大队长。“青云楼事件”发生后,任宣传部长,并任红二支队代理支队长。1934年1月,仍任红二支队参谋长。5月25日,为营救被捕的游击队员,率部出击安溪芸美反动民团,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记者 谢伟端 通讯员 陈喜娟 林秉成/文 安溪县委史志室/供图
安溪红旗社编印的宣传品“看红军伟大胜利!”,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第九展室展出。
黄英,生于1908年。因为他长着一双大眼睛,人们又叫他“大目黄”。黄英早年在家乡海南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南革命失利后,组织上让他去马来亚。在马来亚,他千方百计寻找党的组织,接上关系后,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后被英殖民当局驱逐出境,来到厦门。1932年,他接受中共厦门中心市委的委派到安溪加强县委和游击队的领导工作。
同年11月,中共安溪县委升格为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黄英任中心县委委员。他文化程度较高,经常在安溪中心县委机关刊物《安溪红旗》半月刊上发表文章。
1933年5月1日,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正式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下辖的中队提升为大队。7月,黄英任参谋长兼第三大队大队长。
1933年9月“青云楼事件”后,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在安溪佛仔格召开县委扩大会,认真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教训,调整充实了中心县委和红二支队的领导成员,黄英任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并任红二支队代理支队长。
其间,中心县委估计敌人会来进犯东溪红色政权,决定把队伍分作4队,分散在东溪边境,以便在敌人进攻时,保护农民上山,并厉行“清野”计划。敌人曾联合安南永三县民军,分作多路进行总“围剿”,妄图将革命力量一网打尽。然而,敌人的“围剿”队伍还未进村,四面八方就响起钟锣声,农民群众扶老携幼全部上了山。早已埋伏好的游击队在黄英等人的率领下,四处向敌人开枪,打得敌人不知所措。经过多次较量,游击队打破敌人的进攻,同时也保护了群众的利益。
1934年1月,尹利东接任红二支队支队长,黄英仍任参谋长。其时,黄英带领游击队开赴永春,在洑溪主持召开有千余群众参加的公审大会,处决了3个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
1934年5月25日拂晓,为消灭安溪芸美反动民团,营救被捕的游击队员,县委派黄英率领200多名游击队员,分三路袭击芸美李守固的反动民团。一路从芸美山下包围民团副李束的住宅,一路从番保林包围民团驻地,另一路从溪里三落控制尚芸至芸美的通路。攻打李束家的队伍首先到达,正准备进攻时,被驻守在对面楼上的民团发现。李束即带护兵4人冲回住宅,关紧大门。黄英见状,便组织队员猛攻,从破晓时分打到早晨7点多,没能攻入。于是,他组织队员抱来柴草,打算火攻。这时有一队员受伤,只好退到屋后。不料,狡诈的敌人爬上楼房,揭开屋顶,突然向游击队射击。正在指挥战斗的黄英,不幸胸部、腹部连中数弹,壮烈牺牲。黄英牺牲时,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