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星
人物简介
洪瑞星(1922-1945年),泉州市鲤城区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1945年初调惠安东南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党支部,开展抗日反顽游击战争。1945年6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其在狱中惨遭酷刑折磨,宁死不屈,同年11月被敌活埋,英勇就义,时年23岁。
□记者 陈士奇 通讯员 陈乐怀(洪瑞星烈士的外甥女林桦提供部分文字及图片资料)
洪瑞星革命烈士证明书
关于洪瑞星烈士的闽烈字第12-00066号档案
洪瑞星生于1922年,由于父母早亡,他自小便是由姨妈和姐姐抚养长大。洪瑞星幼年就读于泉州新风小学,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就不得不辍学。但由于他禀赋高,有理想,求上进,各方面表现突出,且写作能力较强,被老师器重,留校执教。在任教期间,他工作认真,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勤奋坚毅,不仅在学校师生中口碑颇好,也在文艺界有较好的声誉。
也正是在任教期间,洪瑞星接触了在该校任教的地下党员。在党组织的启发教育下,他认识到自身贫困、岁月艰难的缘由,萌发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参加了革命,决心为追求进步与光明而奋斗。在音乐、文学、戏剧、绘画以及世界语等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他,长期以来积极利用文艺武器和敌人作斗争。经常更换笔名撰写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评论文章在报上发表。曾与许可、林任生、朱斐、王爱群、王冬青、吕碧湖等主持新峰儿童剧团,自编自演十余出抗敌小戏,甚受欢迎,各校争相索取剧本上演。
1944年秋,洪瑞星与张海天等同志接受党组织的派遣,一道往惠安前林狮峰小学任教。其间,他们以教员公开职业身份为掩护,参与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并开展革命工作,也就是这一年的10月间,洪瑞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5年春,洪瑞星与张海天、王福庆等一起转到惠安崇武港墘复兴小学任教。他们开办了渔民学校,并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其间正式成立了党支部,由洪瑞星担任组织委员。此后,洪瑞星和任支部书记的张海天等一起以港墘为依托,在惠东南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不久遭受顽固派通缉,一同隐蔽到泉州,不畏危险,在旧馆驿建立交通站,继续坚持革命活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城区,革命环境十分恶劣。地下党领导同志劝洪瑞星暂避,他却十分坚定地回答说:“有危险加以警惕就是,我不能离开革命阵地。”
1945年6月,洪瑞星被捕,被关禁在当时的国民党泉州兴泉“剿匪指挥部”。之后,被押送到莆田监狱。在狱中,洪瑞星始终对革命必将胜利充满信心,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同志和难友讲革命故事,揭露顽固派迫害革命者的罪行,激励同志和难友们坚定革命斗争的意志。而在遭受严刑审讯时,他始终泰然自若、坚强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45年冬,年仅23岁的洪瑞星被敌人押往刑场活埋,壮烈牺牲。在通往刑场沿途,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洪瑞星把瑰丽的青春贡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