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只是帮了该帮的人,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小事情,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倍感振奋。”日前,福建省惠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助理调研员陈欠水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陈欠水口中的“小事情”,其实是30年如一日骑着单车走村入户、扶贫助残。
陈欠水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惠安县的许多困难群众称他为“活雷锋”“人民的好公仆”,而他更喜欢大家叫他“老陈”。
1964年,当时还是“小陈”的陈欠水应征入伍,并在部队里入了党。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深受雷锋精神感召,立志把助人为乐精神发扬光大。转业到地方后,他便成了扶贫助残一线的“活雷锋”。在职17年,他放弃1200多个节假日,走百村、访千家,骑行7.9万多公里,为5100多名困难群众落实帮扶政策。
“是老陈救了我的命!”雨后初晴,黄塘镇碧岭村路面洁净,67岁的杨清福坐在轮椅上,回忆过往。年轻时他双脚被碾压致伤,因医治不得法,溃烂发脓,亲戚邻居都不敢和他接近。2000年底,时任县民政局副局长兼残联理事长的老陈上门走访,察觉他伤情严重,及时送他到医院截肢治疗,因此保住了性命。养伤阶段,老陈每天骑车往返20多公里给他送营养品补身体。伤口愈合后,老陈帮他安装假肢和落实伤残补助……
“老陈的帮是一辈子的帮。”杨清福说,自那以后,老陈隔三差五过来帮他干活,一晃20多年了。
这些年,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老陈累计捐资23万余元用于助残助困,而他自己一家人却还挤在十几年前的安置房中。
“当年老陈在县民政局工作,单位有集资房,个人只要交4万多元就可以买一套,同事们都买了,唯独我家没有能力买。”老伴许雪琴说。
2005年临退休之际,老陈被确诊为慢性结肠炎伴息肉,医生嘱咐他多休息,家人也希望他就此含饴弄孙。
“干部会退休,但党员身份永不退休。”老陈说,“在群众眼里,我不仅仅是老陈,更代表着党和政府对他们进行帮扶,我想让群众知道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帮扶不会中断。”退休16年来,老陈几乎每天都要走访帮扶困难群众,既送去物质帮助,又向他们讲解党的惠民政策,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今年春节期间,老陈因腿脚受伤做了手术,身子动不了,因此,他坚持了多年的走访残障群众活动今年只能“缺席”了。即使在病床上,他也一直惦记着古县村“五老”林金玉及其两个残障儿子,便托女婿带年货给他们拜年。还有几户困难群众,他拜托县纪委监委的党员志愿者们前去走访帮扶。老陈说,随着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扶贫助残事业中,他感到身上的担子轻多了。
在老陈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普通岗位上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他的儿子特意送给他一台强光手电筒老人手机,方便他夜间照明。而老伴许雪琴,凡是他下乡的日子,都会在凌晨4点起床为6点出门的他准备早餐。
熟悉老陈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件宝”:一只军用水壶,一个塞满困难群众资料的皮包和一辆老式自行车。2018年10月,老陈的“三件宝”被泉州市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收藏,作为全市党员开展政治体检、锤炼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后来我重新买了一套,下乡路上有三个‘伙计’陪伴,一点也不孤单。”老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