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郭光灿(1910-1937年),南安市蓬华镇山后村人,又名郭灿、郭独晃、郭石等,笔名丁英、鲁默。幼年随父母侨居缅甸。1932年春,因参与组织华、缅青年联合会,被英殖民主义者驱逐出境。他回国后到厦门,负责共青团工作,1932年6月起,先后担任共青团厦门中心市委书记、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执委、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书记等职。他曾担任《星光日报》副刊《星星》的主编,发起成立“实艺研究社”,以笔为枪、以文会友,宣传抗日救亡,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文人。在长期的地下斗争中,郭光灿因疲劳过度不幸染上重病,1937年4月底病逝,年仅27岁。
□记者 黄宝阳 通讯员 潘新法/文 陈小阳/图
安南永革命烈士纪念碑
郭光灿的父亲郭云漳早年在缅甸彬文那市做土产和大米的生意,是当地的侨领,家庭富裕。1910年,郭光灿出生于彬文那市,童年和少年时期在该地度过。1928年回国,住在厦门做生意的堂亲郭江河家,其间,他经常与其同乡中共党员郭子仲及共青团员郭礽疆等往来。同年,郭光灿进入厦门第十三中学就读,后就读于集美中学,在集美中学他参加了共青团组织。
1930年8月,郭光灿回到彬文那市,与当地中兴学校校长胡亚夫一起负责组织华、缅青年联合会,作为推动华侨和缅甸人民团结反帝的机构,积极宣传华侨、缅甸人民的民族感情,并用中、缅两国文字联合发表民族团结宣言,寄给各报社及知名人士。
由于华缅青年联合会活动影响力大,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1932年春,华缅青年联合会遭破坏,英、缅政府当局逮捕了郭光灿,并将他驱逐出境。郭光灿携妻子和孩子回到厦门,不久,他与地下党组织联系上,在厦门职业学校以读书作掩护,负责共青团的工作,是年6月,郭光灿担任共青团厦门中心市委书记。
1933年“福建事变”发生时,郭光灿改名郭独晃,在厦门职业学校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反帝大同盟”,出版了《晨光》壁报,开展宣传工作,还指导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其间,他还以丁英的笔名,为厦门团市委刊物《团的武器》撰写了大量文章。
1934年11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召开革命活动分子大会,与会者约30人,由于厦门中心市委组织部长被捕叛变,厦门党组织遭严重破坏,郭光灿因此暴露了身份。为隐蔽起见,他受组织委派,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安南永苏区巡视指导工作。同月,厦门中心市委进行改组,郭光灿被选为厦门中心市委执委。
1935年秋,国民党第九师进驻泉州,加紧对苏区进行疯狂的“清剿”,在斗争十分尖锐的时刻,郭光灿以厦门中心市委特派员的身份到安溪,召开安溪中心县委扩大会议,研究和制定了对敌斗争新策略,并改组安溪中心县委,他任书记。
为了革命事业,郭光灿不仅不顾个人安危,还为革命奉献出了一切。在安南永苏区、厦门斗争期间,他屡遇险境,遭匪特、叛徒等伏击,好在都凭借机智和勇敢,化险为夷。他放弃在缅甸富裕生活回国后,一家三口生活本已十分拮据,他仍说服妻子变卖嫁妆,将全部所得交给安南永党组织作革命活动经费之用,尔后劝说妻子带着幼儿到缅甸投靠父母。
1935年冬,斗争形势十分险恶,郭光灿在厦门隐蔽伺机活动。他与故友、厦门《星光日报》社社长胡资周协商后,到《星光日报》的副刊《星星》当校对,以此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他经常在《星星》撰文与国民党反动势力斗争,为此,国民党当局勒令《星星》改组。为了革命斗争需要,他化名鲁默,于1936年春,与郑书祥、克里(曾逸梅)等一起成立“实艺研究社”,继续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其间,由郭光灿、曾逸梅策划,把向《星星》及《实艺》等投稿的进步青年组织起来,组成“青年读书会”“诗歌学习会”,经常召集各种时事座谈会,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文人,对闽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长期的地下斗争中,郭光灿积劳成疾,于1937年4月突发重病,医治无效,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