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欠水:“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帮下去”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07-07 08:59

“第一次参加规格这么高的表彰大会,我的心怦怦跳个不停。”天微热,老式风扇吱呀作响,77岁的老陈坐在客厅里,说起6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时的场景,腼腆地笑了。

“建党百年前夕,能躬逢其盛,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我感到无比开心和自豪。这些年帮了该帮的人,做了想做的事,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我此生无悔!”

 

7月2日上午,陈欠水讲述领奖场景

惠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助理调研员陈欠水,一名5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困难群众称他“活雷锋”“人民的好公仆”,而他更喜欢人们叫他“老陈”。他所做的事,是33年如一日,骑着破单车奔碌了30.5万公里扶贫助残路,为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陈欠水

“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是老陈救了我的命!”雨后初晴,黄塘镇碧岭村路面洁净,67岁的杨清福坐在轮椅上,回忆过往。

19岁时他双脚被压伤,因医治不得法,溃烂发臭多年,亲戚邻居都不敢和他接近。2000年底,时任县民政局副局长兼残联理事长的老陈上门走访中,察觉他伤情不妙,及时送他到医院截肢治疗,保住了性命;养伤阶段,每天骑车往返20多公里买活鲈鱼给他补身体;伤口愈合后,帮他安装假肢和落实补助政策……从始至终,老陈事事躬亲,杨清福和乡亲们看在眼里,感动不已。

陈欠水帮杨清福打扫卫生

“老陈的帮是一辈子的帮。”杨清福说,自那以后,老陈隔三差五过来帮他干活,没喝过一口水,没要过一块钱,一晃有20年了。

和杨清福一样受过陈欠水帮扶的人和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真心真意为群众,群众不会忘记。螺阳镇金山村残疾群众庄其仁,在世时特地请人刻了石匾——“人民好公仆热心助残 陈欠水同志”,挂在房前铭记其恩。不少困难群众和残疾人说,“老陈对我们的恩情,一辈子都忘不了”。

庄其仁在家门口悬挂的石匾

而面对群众的道谢时,陈欠水总说:“要感谢党,是党教育我这样做的!”

陈欠水生于穷人家,贫苦淳朴的成长环境,让他对群众有着深厚感情,对疾苦有着切身感受。1964年,他应征入伍,因表现突出入了党,在部队18年深受党的教育培养和雷锋精神感召,立志把助人为乐精神发扬光大。

小额扶贫、捐资助学、修复危房、兴修水利……转业到地方后,陈欠水成了扶贫助残一线的“急先锋”。在职17年,他放弃1200多个节假日,走百村、访千家,骑行7.9万多公里,为5100多名困难群众落实帮扶政策。

“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作为党员,我的职责就是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陈欠水说。

“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

“道路爬坡推车行,走村串户播爱心,在职退休一样忙,公仆情怀总关民……”一支民歌唱出了群众的心声,也照出了老陈的初心。

陈欠水推着自行车经过乡间小桥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陈欠水做到了。在爱人许雪琴看来,“老陈退休后,反而更忙了。”

2005年临退休之际,陈欠水被确诊为慢性结肠炎伴息肉,医生嘱咐他多休息,家人希望他含饴弄孙。“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陈欠水说,“在群众眼里,我不仅仅是老陈,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我想让群众知道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帮助不会中断。”

退休16年来,他几乎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下乡总行程近23万公里,走访帮扶困难群众4.7万多人次……帮扶中,他既帮穷又帮心,既当“宣传员”又当“心理医生”,既向群众讲解党的政策又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陈欠水(右)与帮扶对象一起喂牛羊

“群众不听大道理,只信实干。”下乡时,陈欠水坚持帮扶“三不准”:不准吃饭不交伙食费,不准接受招待性吃请,不准接受礼物。流一身汗、晒一身黑,他用背影感染人,一声声“老陈又来了”守住了群众的心。

生活上,陈欠水非常节俭。这些年,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累计捐资23万余元用于助残助困,一家人却还挤在十几年前的安置房中。

对于陈欠水做的事,有人笑他傻,也有人问他图什么?“只要看到困难群众日子好起来,听到他们说共产党好、政府好,我就由衷地感到欣慰,苦和累都不算什么。”他说。

“带动更多人关心和参与这项工作”

今年初,陈欠水腿脚受伤,术后在家休养近五个月,杨清福等人想托家人上门探望他,被他婉拒了。

“不能给他们增加负担。收到这份心意,我已经很满足。”虽不能下乡,陈欠水依然在电话里忙前忙后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对于扶贫助残工作,他的认识既清醒又透彻。“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精力和财力也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通过我的努力,带动更多人关心和参与这项工作。”

从1993年起,每年春节拜年,陈欠水“不拜富贵拜苦众”。尤其是原山腰镇古县村“五老”人员林金玉及其两个残障儿子,无论是古县村早已划归泉港管辖,还是2004年林金玉病故,他的拜年从不间断。

但今年春节,他“缺席”了。“节前刚做完手术,身子动不了。我托女婿载年货给林金玉的两个儿子拜年。惠安境内的几户困难群众,托县纪委监委的党员志愿者代我拜年。”陈欠水还说,随着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扶贫助残事业中,他感到身上的担子轻多了。

“陈欠水扶贫助弱”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困难群众家中帮扶

今年是“陈欠水扶贫助弱”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的第9年。不久前,由惠安县纪委监委、县委文明办、团县委等主办单位党员志愿者和中学生志愿者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队,顶着烈日骑行到涂寨镇廖厝村、金相村的五保户家中,义务理发、清扫卫生、照顾老人,同时带去老陈的问候。至今,全县有39所中学参与其中,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场。

越是身边的榜样,越有感染人的力量。熟知陈欠水的人,都知道他有三件“宝”如影相随:一只军用水壶,一个塞满困难群众资料的皮包和一辆老式自行车。2018年10月,旧的三件“宝”被泉州市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收藏,作为全市党员开展政治体检、锤炼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后来我重新买了一套,下乡路上有三个‘伙计’陪伴,一点也不孤单。”陈欠水说。

泉州市党内政治生活体验馆内收藏的陈欠水三件“宝”

家人同样受其影响。在陈欠水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普通岗位上踏实工作、默默奉献。女儿说:“爸爸对扶贫助残工作一直坚持着,从未动摇过,我们一直以他为榜样。”儿子特意送他一台强光手电筒老人手机,方便他为白内障患者作初步筛查和夜间照明。而老伴许雪琴,凡是他下乡的日子,都会凌晨4点起床为他准备早餐,用行动给予支持与关怀。

陈欠水(右六)获评“2020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助残新闻人物”

陈欠水一路走来、不改本色,澎湃着初心的力量。此前,他已先后获得34次市级以上荣誉,其中有9次被评为全国先进,获得了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个人等在内的各项荣誉。

“我是老党员,为党守江山,为群众做事,我很快乐,也很幸福。”说话间,陈欠水摸了摸刚痊愈的左腿,“只要群众需要,我拼尽全力也要一直帮下去。”

供稿 | 泉州市纪委监委 惠安县纪委监委

整理 | 余秋莎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