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党员英烈谱】朱思:闽南农民运动先驱 狱中坚贞不屈斗士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1-06-27 22:07

朱思

人物简介


朱思(1905-1930年),原名朱锦联,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复兴村人,1921年秋,考进集美学校中学部,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组建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担任副团长,积极协助组织和领导“平和暴动”。1929年春,奉调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工作,不久化名王平前往惠安县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同年9月,中共惠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朱思任中共惠安县委书记。12月18日晚在一个革命据点时遭敌突然袭击,不幸被捕。12月21日被押送泉州海军旅部监狱。1930年1月,转押福州,几经严刑酷审,始终坚贞不屈。1930年秋,因遭敌折磨,病情恶化牺牲在狱中,时年25岁。


1905年7月,朱思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复兴村一户贫苦农家,父亲为其取名朱锦联,并对他寄予厚望。10岁时,他进入村塾,读书十分用功,门门功课都很好。从小他就亲历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在父亲教诲下爱憎分明,同情贫苦民众。

1921年,朱思考入集美学校中学部。当时,学校深受五四运动影响,革命气氛浓厚。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深入思考中国社会变革问题,寻求革命真理。立志投身革命、寻思救国救民途径的他改名为“朱思”。

1926年,朱思在九峰奎文小学任教。教书育人之余,他经常到附近的乡村访贫问苦、做社会调查,探究农民贫穷困苦的根源,深切地感受到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及他们对摧毁旧制度的强烈渴望。

同年10月,同窗好友朱积垒以国民党农民部特派员的公开身份回平和开展革命活动,朱思积极协助朱积垒开展农民运动工作。年底,经朱积垒和另一名党员介绍,朱思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中共平和县临时委员会及平和县农民协会成立,朱思任县临委副书记兼县农协秘书长。他以县农民协会成立为契机,继续用教书作掩护,走遍崎岭乡村村户户,秘密串联,公开发动,不断把农民运动向前推进。

1928年3月8日,震撼闽粤的“平和暴动”爆发。作为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副团长兼“平和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朱思积极参加战斗,采取“声东击西,引敌出城”策略,极大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此后,他接替负伤的朱积垒,担任中共平和县委代理书记,领导刚创建不久的革命军队,在闽粤边界的崇山峻岭中与敌周旋。


平和暴动纪念馆

平和暴动使用的旗帜


1929年春,朱思调福建省委工作。7月,为了重建惠安党组织,中共福建省委派朱思化名王平,潜入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惠安县城,开展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在朱思的努力下,惠安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进展很快。1929年9月,中共惠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中共惠安县委,朱思任县委书记。过度的劳累和艰苦的斗争环境,使身体瘦弱的他染上肺病。

同时,危险也一步步向朱思逼近。1929年12月18日晚,他和6位同志在惠安城关地下工作据点会合时,遭敌袭击,全部被捕。在监狱里,他在敌人威逼利诱和严刑逼供之下,不为所动毫无惧色,保护了党组织和革命同志的安全。

12月21日,朱思被押解到泉州海军旅部监狱,在这里又受尽酷刑。尽管遍体鳞伤,敌人仍无法使他开口。一个月后,他被送到福州省城监狱,被国民党福建省高等法院判处徒刑。由于狱中潮湿肮脏,伙食低劣,狱卒残虐,他肺病加剧,整天咳个不停,人更消瘦了。

此时,为改善狱友的生活条件,他领导狱友进行了绝食斗争,迫使反动当局作出一些让步。带病的身体,加上数天的绝食,加剧朱思的病情。狱吏对这位狱中闹事的组织者怀恨在心,故意不让医生来为他诊病,错过了最佳诊疗时机。1930年5月,因遭敌折磨,朱思肺病严重复发,不幸殉难于狱中,时年仅25岁。


【责任编辑:庄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