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墨
人物简介
李文墨(1908年-1930年),字西园,出生于1908年,永春县东平镇冷水村人。1926年在省立第四师范求学时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秋毕业后回乡任冷水小学校长,后与颜步青等组织“东区小学联合会”,出版《东升》《烈火》等刊物,传播革命思想,是永春东区农民协会领导人之一。1928年9月任共青团永春县委书记。1929年4月负责永春西区工作。1930年4月被捕,5月11日在西校场牺牲。
在永春东平镇冷水村667号的大厝门口,挂着“儒学正堂”大门灯,让人一望而知这就是书香世家。这里是李文墨的出生地,他的父亲热心家乡教育事业,被誉为“助学可风”的长者。
李文墨家的祖宅历经百余年依旧保存完好,现由后人居住
在书香熏陶下,李文墨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少年的他就拥有强烈的爱国之心。1926年,李文墨在位于莆田的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时加入了共青团。
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永春,党组织被迫转入秘密工作,革命处于低潮状态,经受斗争考验的李文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刻起,他就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学校毕业后的李文墨回到了家乡冷水村,担任冷水小学校长。这时的永春东区农民运动正蓬勃开展,他立即投身革命运动,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永春县东区农民协会成立后,他被选为东区农协会的领导人之一。1928年9月,李文墨出席中共永春第一次代表大会和共青团永春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青团永春县委书记。
闹革命,他身体力行。他带领队伍示威游行并走在前头,强大的阵势吓得驻守县城的军阀向五里街逃窜;他积极配合颜步青,建立永春东区民团,开展减租、抗饷、惩治土豪劣绅的斗争。东区农会力量不断壮大,引起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势力的万分惊恐,他们通过抓捕农会骨干来破坏东区农运。但这并没有让李文墨的革命意志消沉,他采取更隐蔽的斗争策略,持续开展地下革命斗争。1929年4月,中共永春县委成立东西两个特支,李文墨成为永春西区特支负责人。
李文墨投身革命工作后,十分注重思想宣传工作。他曾组织“旅莆学生会”,出版《醒报》,揭露时弊,启发觉醒。1928年4月,他与颜步青等在东区组织“东区小学联合会”,出版《东升》半月刊,1928年秋又出版《烈火》小刊物,并撰写文稿。他充分利用自己擅长的掌中戏表演,用幽默通俗的语言,形象地宣传革命道理,受到群众欢迎,极大地鼓动了群众,铸就了群众坚实的精神力量。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委巡视员吴亚鲁对他的评价是:“对党忠诚、勇敢”;同志们都说他为人达观,目光敏锐,是一个出色的活动家。
但这也给李文墨的生命带来了威胁。有个混进东区农会的异己分子,生活作风下流腐化,被李文墨狠狠地批评。异己分子怀恨在心,在一天夜里暗中埋伏在李文墨必经之道,企图开枪暗杀,所幸李文墨逃过一劫。
1930年春,李文墨在五里街和城关一带暴露了,处境危险,只好转移到东山启明小学,以教职掩护斗争。同年4月,叛徒告密,李文墨在东山祖厝不幸被捕。李文墨的父亲为救儿子到处奔走疏通。面对危险局面,李文墨决心以死报效革命。父亲探狱时,老泪纵横,李文墨以“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的幽默言语劝慰父亲不要伤心。
老宅横梁上一直挂着李文墨革命烈士证明书
1930年5月11日,李文墨挺胸昂首,高唱革命歌曲,高呼革命口号,正气凛然,在永春西校场壮烈牺牲,年仅22岁。
记者 张君琳
通讯员 林联勇
供图:永春县委史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