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忆戴逵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03-23 09:55

随着冬日到来,又到诗中所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之时。梅下寻诗,庭中看雪,煮雪烹茶,古人关于雪的雅趣颇多,故事也很多,其中我们颇为耳熟能详的当属“雪夜访戴”:王徽之在雪夜乘船拜访好友戴逵,到了戴家却连门都没进就走了,只留下一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人们通过“雪夜访戴”记住了王徽之的随心潇洒,其实,这个故事中未出场的主角、能让王徽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的对象——戴逵,亦是一位有着魏晋风度的名士。

魏晋时期,我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发展到一个高峰,书法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绘画的领头人便是顾恺之、戴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从小喜欢画画。父亲认为艺术是“旁门左道”,一心希望他走“正途”,成为学者,于是请来著名学者范宣教他儒家经典。戴逵勤奋好学,范宣对弟子也寄予厚望。但戴逵总是丢不下自己的爱好,业余时间喜欢跑到自然间去写生绘画。范宣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于前途无用。戴逵十分敬重老师,见老师不理解自己,又不好与他争论,便回去按照东汉张衡写的《南都赋》,绘成一幅《南都赋图》,恭恭敬敬送给范宣。范宣一看,大为震撼。拿在手上反反复复地欣赏,越发觉得构思精巧,意义深刻,手法细腻,回味无穷。他把戴逵找了过来,说:我以后跟着你好好学画。从此两人互为师徒,读书作画。

后来,戴逵跟随父亲乘船去京城,站在船头看着山清水秀,渔翁身披蓑衣,时隐时现在烟波浩渺之中,实在心旷神怡。到了京城之后,两人来到了著名的瓦官寺。正巧遇到名画家王蒙。王蒙听闻戴逵是个神童,便要他现场作画一幅。戴逵推辞不过,随即蘸足浓墨,一气呵成,画出一幅《渔翁图》来。王蒙见戴逵三下两下,一挥而就,甚是高兴。再细品画风画意,更觉气韵不凡,大为慨叹:“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王蒙一向傲气,不轻易表扬人,周围人一听,都对戴逵另眼相看。

当时官任太宰的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不仅会绘画,还会鼓瑟,就派人召他到太宰府来演奏一曲。戴逵十分痛恨那些故作风雅、奢侈放纵的官僚贵族,没给司马晞一丁点面子,当着使者的面把瑟砸碎,说:“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来人见戴逵这么坚决,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戴逵对权贵非常蔑视,对艺术则十分严谨,精益求精。除了绘画,他还是一名雕塑家。一次,灵宝寺请他造一尊佛像,作品完成后,他还不满意,到处征求意见,可是大家都说恭维话。戴逵便躲到屏风后面,偷偷听参观者的评论,比如:额头太窄、两眼太小等。他把这些评论一一用笔记下,想办法打磨、修改。听了三年,改了三年,这才把佛像造好。

魏晋时期,天下士人隐逸之风盛行。戴逵一生虽隐逸不仕,但却不狂悖、不故作姿态,而是强调自身修养,潜心追求自身志趣,从而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虽然史书中对其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但足以令一位名士形象跃然纸上。(孟书仪)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