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栋梁: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华侨记者热血殉国
来源:泉州网 发布时间:2021-03-20 10:41
张栋梁(1910-1938年),又名张幼庭,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人,菲律宾华侨。1929年在厦门大学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命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曾担任中共岭兜支部书记。1935年秋,应哥哥张楚生要求,到菲律宾怡朗华商中学当教员,继续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发起成立“怡朗华侨救亡会”,1938年初以菲律宾《华侨商报》记者身份回国,前往战区随军采访战地新闻,同年7月在湖北蕲春遭日机轰炸,壮烈牺牲。

张栋梁照片 (张锋毅 供图)

人物简介

张栋梁(1910-1938年),又名张幼庭,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人,菲律宾华侨。1929年在厦门大学就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命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曾担任中共岭兜支部书记。1935年秋,应哥哥张楚生要求,到菲律宾怡朗华商中学当教员,继续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发起成立“怡朗华侨救亡会”,1938年初以菲律宾《华侨商报》记者身份回国,前往战区随军采访战地新闻,同年7月在湖北蕲春遭日机轰炸,壮烈牺牲。

□记者 黄宝阳 通讯员 潘新法

张栋梁的故乡,也是他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官桥镇岭兜村。(黄宝阳 摄)

“回国参战的侨胞中间,有出生入死地担任战地采访的华侨记者团等,其中菲岛商报记者张幼庭,第一个光荣地殉难于祖国的原野了。”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发表的社论《华侨在抗战中的作用》中,提到的这位华侨记者,便是泉州人张栋梁。

张栋梁的家乡官桥镇岭兜村,他在家乡完成小学学业后,先后到集美学校、泉州黎明高中、厦门大学等校求学。积极追求进步的张栋梁,在厦大就读期间开始投身革命事业,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底,张栋梁受中共厦门市委委派,回岭兜秘密开展革命工作。他与当地知识青年发动各村联合创办梅岭小学,以教员身份做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他组织“岭兜青年促进会”和“岭兜儿童团”,发展了一批进步青少年,如张极生等。1930年夏,中共梅岭党支部在张氏祠堂成立,张栋梁任党支部书记,晋南大地的革命火种迅速蔓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抗日反蒋怒潮席卷全国,张栋梁领导的梅岭党支部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晋南学生抗日联合会”“晋南抗日反帝大同盟”“查缉日货行动队”和“工农赤卫队”等组织,并组织宣传队深入晋江、南安一带进行抗日宣传教育和抵制日货等活动。

革命烽火迅速燎原,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1935年秋,国民党军队与地方武装连续对晋南地区发动两次大围剿。大围剿前,张栋梁已遭当局悬赏缉捕。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远赴菲律宾,改名张幼庭,由其兄张楚生介绍到怡朗华商中学任教。

在菲期间,张栋梁继续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他参与发起成立“菲律宾怡朗华侨救亡会”,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介绍和出售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等书刊,组织爱国青年华侨回国参加抗日斗争,并积极组织海外华侨募捐款项支援祖国抗战。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及时报道祖国军民的抗日事迹,1938年1月,张栋梁以菲律宾《华侨商报》记者身份回国参加抗战,奔赴战争前线随军采访,和战士一起每天面对敌人的炮火,向海外华侨报道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事迹,鼓舞海外华侨的抗日斗志。同年7月,他在采访九江战役时,于湖北蕲春遭敌机轰炸,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张栋梁牺牲后,《华侨商报》特辟专栏刊登各界人士悼念文章,“怡朗华侨救亡会”以隆重的仪式举行了大规模的追悼会,展出张栋梁的生平事迹和遗作,并编印纪念册。

如今,在张栋梁的故乡岭兜村,还有许多与张栋梁有关的革命遗迹,忠实记录了这位烈士的革命足迹。

【责任编辑:赖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