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运伙
人物简介
许运伙(1912年-1941年),又名许新礼、许建民,祖籍晋江深沪吕宅村,1912年出生于菲律宾宿务市,不久随其父许景鸭回到故乡深沪,幼年时父母先后去世。1929年4月,许运伙由伯父许景送资助,再渡菲律宾,就读于宿务市中华学校,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七七事变后回到晋江,后经李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许运伙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委员,1940年10月任中心县委组织委员,1941年1月,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1941年10月31日,许运伙在吕宅开会时与国民党税警相遇,为掩护同志、保护机密文件,在与税警搏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终年29岁。
“傍龙泉朝旭日看遍地光华,奔国难献青春为群黎解放”,在晋江市深沪镇的运伙村村委会门口坐落着一座许运伙纪念亭,亭子内的对联便将许运伙忠心赤胆的爱国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纪念亭的不远处还有晋江市政府修建的许运伙故居。每年清明前后,晋江、石狮等周边的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来运伙村缅怀许运伙的英雄事迹。
翻新前的许运伙住宅旧址
1912年,许运伙出生于菲律宾宿务市,不久随其父许景鸭回到故乡深沪。年幼时,父母因贫病交加相继过世,坎坷的童年生活磨炼了他顽强的意志。1929年4月,许运伙南渡菲律宾,投奔伯父,就读于宿务市中华学校,开始了新生活。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各门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受到师长普遍赞扬。经历了人世间诸多酸甜苦辣的许运伙很早就接受了革命思想,开始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历程。
1936年5月,许运伙在菲的革命身份暴露,被迫离开菲律宾,返回祖国。七七事变后,许运伙从上海返回晋江,认识了时任中共晋南工委书记李刚,经李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以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在东石的潘径、塔头、石菌等村的学校开展抗日救国的革命活动。1938年6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成立,许运伙任委员。同年年底,许运伙回到家乡吕宅村开展革命活动。
许运伙善于联系党员,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一系列革命宣传活动。1939年春,他经常奔波于晋江、南安两县,组织教师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力促党员群众思想认识的提高。同年底,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南安岭兜举办党员训练班,由许运伙同李刚一起主持。许运伙讲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深受学员欢迎。
1940年4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在泉州发动“抢米斗争”,打击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的奸商,帮助群众解决疾苦。许运伙率领游击队员在李刚等指挥下组织参加了“抢米斗争”,这场斗争扩大了政治影响,鼓舞了人民群众,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但却暴露了目标。在敌人的疯狂反扑中,泉州党组织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许多领导同志被捕。危急关头,身为中心县委组委的许运伙没有被险恶的处境吓倒,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毅然挑起中心县委的转移、重新整顿、发展的重担,同敌人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1941年1月,中共闽南特委任命许运伙接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重建泉州党组织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在许运伙和同志们的艰苦努力下,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1941年10月31日上午,许运伙召集侯如海、施赣生、陈子俊等到家乡吕宅村开会研究工作。会后,侯如海先离开吕宅赶往南安,施赣生、陈子俊等在许运伙家阅读一些秘密材料。午饭后,当他们准备休息时,却遭遇国民党税警。许运伙为掩护同志、保护机密文件,与国民党税警展开枪战,不幸胃部中弹,血流不止,壮烈牺牲于家中,时年29岁。
许运伙纪念亭
为了纪念许运伙,1947年11月,闽中地委把原沿海区命名为运伙区。新中国成立后,晋江县人民政府正式把吕宅、石井、西尾、坑前、坑后5个村命名为运伙村,并在运伙村的村委会前修建了一座许运伙纪念亭。运伙村村支书许锦芳说:“我村历来重视传统革命教育,我记得非常清楚,1961年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曾在学校的组织下徒步5公里,去晋江金井的烈士陵园纪念许运伙烈士。而今每年‘七一’建党节,我们都会召集新老党员,进行传统革命教育,学习许运伙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