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向阳乡山夫残疾人合作社种植基地
有人说“向阳好货”及残疾人合作社的诞生发展是奇迹,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奇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想,只要不怕困难、尝试改变,即便是残疾人,同样也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7岁那年,一次意外高压触电让我失去右臂。这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我有过自卑,有过失落,也有过彷徨……中专毕业后,我当过印刷工人、超 市职员……但终被以种种理由辞退。“人家看你少了只手,哪里还肯接受你呢?”
林连生在查看合作社种植的高山花菜
多次被拒的经历让我懂得,残疾人想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比正常人更努力。2005年,南安市残疾人联合会招聘残疾人联络员,当时乡民政办给我打电话,说我符合条件,让我去试试。之后我通过考试应聘成为向阳乡的一名残疾人联络员,我也因此接触到许多跟我一样的残疾人。
在帮助和引导他们的同时,我发现,大家都不想光靠政府扶助,而是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只是苦于缺乏合适的机会。我由此萌生一个想法,大山里的残疾人很少走出社会,为何不能联合起来抱团创业呢?2008年,我和朋友吴俊水尝试将加工厂外包的手工加工项目引回向阳乡,但毫无经验的我们非但没挣到钱,还被不良商家骗走2000多元。
林连生(前排右三)与合作社部分社员
生活转机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2010年向阳乡政府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向阳乡特殊的高山气候环境对农作物种植有着天然优势。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召集乡里的残疾人,将成立残疾人合作社的想法一一向他们讲述。没想到满腔热情却被泼了冷水,有的人还干脆说,让残疾人搞种植是痴人说梦。
万事开头难。当你终于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真正的困难往往也会接踵而来。除了信心不足,资金缺乏也是要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难题。按照我的估算成本,合作社要启动,每个社员至少要先自筹投入1万元,这让许多本想入社的残疾人望而却步。
如果不去尝试,就不会有成功的机会。我不甘心合作社就这么“夭折”。一次次登门、一户户说服,经过大半年总算召集12名成员,勉强凑足启动资金。2011年10月,全省首家残疾人合作社——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山夫残疾人合作社精准扶贫种植技术培训会
创社的12名社员均为残障人员,大部分人都没有耕作经验。在参加乡政府组织的种植技术培训之余,我们必须到处找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为了学搭大棚甚至往返数次跑到晋江取经。施肥时,一袋肥料100多斤,一个人抬不起,就两三人一起来,为赶农时忙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山夫合作社终于走上正轨。短短一年成员就由12人迅速增加至68人。
这些年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合作社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先后筹资创建农资服务部、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创业扶贫示范基地,规范种植无公害蔬菜。我们在摸爬滚打中慢慢积累高山种植经验,探索“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模式。
但我想,我们自己脱贫还不够,还要带动更多乡亲就业、创业,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这是我们合作社的最终目标。
我鼓励社员们“二次创业”,帮助他们筹备启动资金,免费提供种苗、有机肥、技术、销售等服务,带动大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像马迹村施良机创建的咱厝人家庭农场、向阳村方寿玲创建的阳泊岭家庭农场等,他们在山夫合作社的帮扶发展后,也积极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了生产生活的良性运作。
林连生(左二)与农户交流种植技术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山夫合作社拥有5个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2个自主品牌(“咱厝人”“昭惠粗粮”),获得福建省无公害蔬菜产地和产品的双认证,开始走出向阳,辐射到梅山、洪濑等周边乡镇及邻近其他县市。合作社社员发展到111户,带动145户家庭脱贫致富,其中包括87户贫困家庭和58户残疾家庭,人均月增收1000多元。
走向成功的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2016年的台风“莫兰蒂”暴虐向阳,山夫合作社30多万棵花菜苗全部被淹,下属三个种植基地也遭受重创。大家心都在滴血。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或许无法逃避,但也决不能安坐待毙。这时重要的是鼓舞社员的士气、尽快恢复生产。于是,我带上慰问品,拜访了合作社的主要成员,动员鼓励大家投入灾后自救,哪里灾情最重,大家三五成群先赶去帮忙。有人弯腰捡石头,有人挥锄翻地,有人补种菜苗……大家抱团取暖,互帮互助。
林连生(左一)与工人们修复被“莫兰蒂”台风摧毁的大棚
就在我们自己行动起来的同时,乡政府和村里的干部第一时间来到基地指导灾后重建。我看到当时的乡党委蔡映辉书记在朋友圈中发出的公开求助信:“向阳的一点点进步,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越是困难,信念越重要,信心越宝贵,虽然付出被天灾断送,但海西慢城的脚步不会停止!”一向自己想办法找对策的蔡书记竟公开呼吁大家捐款、用于向阳灾后重建。他的一举一动让我们都备受鼓舞。
这几年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受惠下,合作社与社员们的家庭农场都享受到诸多政策“红利”,比如金融扶贫贷款贴息、扶贫开发项目补助、残疾人就业创业补助等等。乘着政策春风,我们稳步开启抱团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之路。
“向阳好货”平台
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销售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2015年,我找人合伙创办农业电商平台,以“互联网+”方式推广销售;2016年入驻泉州农产品批发市场——禾富农贸城,目前实现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2017年整合向阳创客,抱团创办“向阳好货”生态馆+体验馆,在泉州东海泰禾大有码头开设旗舰馆,让城里人更直观体验山里的好货。
在不屈不挠中挑战命运,这样的人生味道更醇厚。我先后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提名奖、“泉州市自强模范”等荣誉,2018年“向阳好货——互联网+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系统”项目获第三届“中国创翼”福建省选拔赛专项赛组第一名和全国决赛三等奖。
林连生(右一)与社员在打包发出合作社种植的地瓜等农产品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一路走来不容易,但越往前走越多人受惠,就越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我始终坚信,残疾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只要敢闯、敢拼、敢搏,即便独臂也能编织成最美小康梦。
口述:林连生(南安市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整理:黄文彪、姚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