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有智
人物简介
傅有智(1911—1933年),又名傅友智,安溪县蓬莱镇登山村人。早年就读于厦门同文中学,1929年秋加入共青团,第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同文书院共青团支部工作,成为共青团厦门市委的干部之一。1930年任厦门赤色总工会执委,7月25日参加“打盐关”时被捕入狱。7月31日,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敌人欲将傅有智和其他三位难友枪杀,傅有智虽身中5弹,幸而死里逃生,后从厦门返回安溪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官桥区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成立,傅有智被选为主席。同年9月8日,他在“青云楼事件”中不幸被捕,9月17日,与陈凤伍等5人同在安溪县城凤冠山英勇就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中五弹大难不死 一度成报纸奇闻
1911年8月20日,傅有智出生在登虎榜(现为蓬莱镇登山村),家中兄弟7人,他排行最小,从小随父兄到厦门鼓浪屿普育小学和厦门市同文书院(同文中学)学习。
傅有智思想进步,1929年秋就在学校里加入了共青团,走上革命道路。第二年,他转为中共党员,负责同文书院共青团支部工作。1930年5月4日,厦门赤色总工会成立,他被选为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0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组织“厦门劫狱”胜利后,决定在厦门港渔行口广场举行一次打盐税局的飞行集会。由于信息泄露,国民党警察局派出大批侦探设下埋伏,开展抓捕革命人士行动。当时,傅有智刚好从上海出差回来,带着刚出版的党的刊物,经过集会现场时,与另外几名同志不幸被捕。敌人搜出刊物,对傅有智严刑拷打。傅有智坚贞不屈,敌人恼羞成怒,于7月31日夜间将他绑往厦门打石字海滩枪杀。
敌人向傅有智连续开了5枪,所幸5颗子弹从傅有智的耳根、脖颈及肩膀、腋下穿过,都没有打中要害部位,半夜苏醒后,他磨断绳索逃脱。傅有智刑场死里逃生的故事当时被厦门一家报纸刊登出来,一度成为奇谈。
冒险回乡闹革命 壮大当地党组织
由于军警四处搜捕,不能再停留厦门,傅有智冒险回到了老家安溪养伤。1932年4月,中共官桥区委建立,傅有智任书记。同年11月,他任安溪中心县委委员兼官桥区委书记。
傅有智奉党组织命令首先在家乡发动群众,开展宣传,组织农会、赤卫队,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不久,又在周边的横坑、上智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农会和党组织。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下,他还组织自卫队,配合红军游击队消灭地方的土豪劣绅和匪首。
1933年8月24日,安南永德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图为当时成立地点。
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通电(原件现保存于福建省档案馆)
1933年,安南永德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权——官桥区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傅有智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官桥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带领劳苦大众开展“五抗”和“减租减息”斗争。
自家房屋被焚毁 遭诱捕二赴刑场
1933年,安南永德四县的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革命根据地日益扩大,引起敌人的恐慌。安溪反动势力狼狈为奸,进攻官桥区革命委员会,烧杀抢掠,傅有智家的房屋也没能幸免,被敌人一把火焚毁。
1933年9月8日,安溪国民党当局通过混进红二支队的原民军副营长、股匪头目王观兰“邀请”红二支队领导和军事干部去蓬莱温泉村“商讨攻打股匪李振芳”的计划。由于未识破其中诡计,傅有智和当时的安溪中心县委、红二支队领导人李实、陈凤伍、李世全等人赶到温泉村。当天深夜,王观兰密令匪兵动手,傅有智等人被捕,史称“青云楼事件”。
9月17日,在安溪县城凤冠山,傅有智等5名同志遭枪杀。这也是傅有智为了革命事业第二次赴刑场,牺牲时,他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