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 保卫和平|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10-22 10:1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廷飞

1951年6月的一天,从报纸上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高地遭受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的消息,28岁的“香玉剧社”副团长常香玉义愤填膺,彻夜难眠。她对丈夫陈宪章说:“美国发动侵略战争,企图扼杀新中国,咱能不能做点啥?”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阵地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主要靠步兵加少量炮兵作战,而美军投入到战场的有飞机1100余架、各型舰艇300余艘、坦克1000余辆,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新式武器。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殊死搏斗。

“奶奶和爷爷说他们是经历了旧社会的艺人,新中国使他们挺直了腰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反复商量最终决定用义演募捐的方式捐献一架战斗机。”常香玉的孙女小香玉说。

一架喷气式飞机当时需要旧币15亿元(新币约15万元),按常香玉的演出票价,即使场场爆满、剧社不吃不喝,也要唱上200多场。面对近乎不可能的目标,性格倔强的常香玉说:“一点点积攒,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不信完不成!”

常香玉拿出多年积蓄,卖掉剧社唯一的卡车和自己的房子、首饰,带头捐款旧币4000万元。为安心演出,还把三个不满10岁的孩子送到了西安市保育院。

“他们很短时间就改编出后来家喻户晓的豫剧《花木兰》,成为义演的主要剧目。”小香玉说。

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份已经褪色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记录了这次义演的全过程:从1951年8月起,剧社59名演职员不辞辛苦,辗转6省市行程万里,演出180多场,观众达31.23万人。

“因为时间紧,演员不停地赶场唱戏。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演4场,中间插空吃口饭,装都不卸。”小香玉说,“长时间高强度演出把奶奶累病了,但发着烧她还是坚持演。”

常香玉的义举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当时奶奶已很有名气,又是为抗美援朝义演,一路受到追捧,很多观众背着粮食和铺盖排队买票,买不到票就坐在剧场外面听。”小香玉说,“有位爱国华侨被奶奶感动,当场就把金表摘下来捐了。”

1952年2月,香玉剧社提前半年完成捐献飞机义演,捐款达旧币15.2亿元。为了表彰常香玉和剧社的壮举,经中央军委同意,空军特命名一架战机为“香玉剧社号”。

“捐献飞机大炮,打败美国强盗!”小孩捐出零花钱,姑娘变卖首饰,老人拿出家底……全国上下掀起捐款买武器的热潮。截至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支援前线的捐款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亿万中国人毁家纾难,咬牙也要让自己的飞行员开上战机。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志愿军空军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自身损失231架,形成了著名的“空中拼刺刀”精神,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为保证战争胜利和国民经济恢复,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举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增强中国人民必胜、美国侵略者必败的信心,激发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积极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军的疯狂轰炸,令志愿军运输补给十分困难,同时部队转入夜间作战,不能生火做饭,志愿军将士刚踏出国门,就面临“饥无食”的威胁。炒面,这种特殊的食品登上历史舞台。

“虽然没有出国作战,但我们做的炒面让战士们填饱肚子,也为抗美援朝作了贡献。”说起当年的经历,86岁的吴保敏老人非常自豪。

即使按照志愿军定量口粮的1/3供应,每月也需要1482万斤炒面。为满足前方部队紧急需要,当时政务院布置相关省市发动群众制作炒面。

“在哈尔滨一中的大空屋里,砌了4个大锅台,放上特大的锅,锅台边能站人,拿平板大铁锹翻面。”吴保敏说,刚开始因为没做过,要么掌握不好火候,要么面放得太多,翻不过来,成了夹生面。“后来逐渐有了经验,放的面量适中,也掌握了翻面的技术,炒出的面颜色浅黄,香喷喷的。”

一时间,男女老幼齐动员,家家户户忙炒面,大街小巷都弥漫着香味,周恩来总理也亲自为志愿军制作炒面。来自全国各地的炒面运抵前线,广大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

“一把炒面一把雪,吃饱喝足打美帝!”自部队入朝到1951年6月,共运干粮3145万公斤,占运粮总数的16.7%,其中大多数是炒面。肩上斜挎着的干粮袋,伴随着战士们浴血奋战。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全国掀起参军热潮,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累计207万人入伍。

然而,参加志愿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浙江省报名参军的100余万人,最后通过选拔仅3万余人。

“没能参军的,积极参加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等战地勤务,当上了没有志愿军名义的‘志愿军’,仅东北地区翻身农民参加的就有60多万人。”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

1950年11月,宁儒贤跟随辽宁阜新担架队,在村民的欢送中离开了家乡。集训结束时,有人讲述战场如何惨烈,他坚定表态:“我报名时就想好了,死也要死在前线!”

过江后,为了躲开敌机的空袭,他们平均每天晚上要走60公里,在炮火中穿行13个夜晚,终于赶到了前线。

战事瞬息万变,部队穿插进攻,担架队必须跟上。一次,他们从火线抢下3名伤员,爬大山、绕小道送往兵站。山势陡峭,抬着伤员往山上走,一不小心,伤员就会从担架上掉下来。于是,宁儒贤把担架带挎到脖子上,两手拄地跪着走,后边的人站着抬,来保持担架平稳。尖硬的石头硌得他直咬牙,双膝被鲜血染红了,可他只有一个念头:救伤员要紧!后来,宁儒贤的膝盖留下累累伤痕。

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部队在加里山阻击敌人,担架队在树林中暂时休息。宁儒贤看到几名伤员正准备过江,心想:“伤员不知哪深哪浅,如果天亮还没能过河,敌机一来可就糟了!”他忙跑到村里找到指导员,召集大家快速把伤员背往对岸。

天亮了,江心只有宁儒贤还背着一名小伤员。敌机投下炸弹,激起高高的水柱。两个人在水里目标太大,宁儒贤紧蹚几步,把小伤员放到礁石上,紧紧抱住他。

这时,敌机扔下几颗汽油弹,江面上霎时火光四起,借着浓烟的掩护,宁儒贤迅速将伤员背到了江岸……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宁儒贤被评为支前英雄,荣立一等功。到胜利完成支前任务归国时,这支担架队的170名兄弟,牺牲了50人。

面对强敌,中国人民爆发出空前的爱国热情。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有力打破美国操纵联合国进行的经济封锁。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战争期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15%。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伟大胜利昭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如今,位于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内,曾经穿云破雾的“香玉剧社号”战机安然伫立,诉说着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往事。

回想起当年和奶奶登上战机的情景,小香玉激情满怀:“如果国家需要,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还会挺身而出,就像奶奶当年唱的那样,‘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