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做敦煌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18 09:59

  敦煌,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敦煌石窟艺术,1600多年来绵延至今,体现着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气度与胸怀。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迄今为止,国际上同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项标准的遗产地只有三处,敦煌莫高窟是其中之一。

  面对这样的敦煌,守护好、研究好、发展好、弘扬好,是我们的使命。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莫高窟视察,肯定敦煌研究院75年来所做的工作,为敦煌研究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立足未来,回望几代敦煌人走过的路,应当继续做好敦煌的科学保护和敦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类共有的这一文化瑰宝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与利用,当以做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为前提

  1000多年来,敦煌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近500年无人看管维护的荒凉。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先生刚到敦煌时,眼前一片破败。70多年来,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以及几代莫高窟人薪火相续,使得以留存至今的石窟、彩塑和壁画,逐步得到修复和保护,敦煌昔日的容颜逐渐清晰起来。

  经过数十年的抢救性修复保护,我们发现,过去一些修复过的壁画又重新产生了病害。壁画由泥土、矿物颜料、动植物胶制作而成,受风沙侵蚀、地质灾害、洞窟小环境温湿度波动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容易产生酥碱、空鼓、起甲等壁画病害,无声无息地侵蚀着这座文化宝库。如果莫高窟被破坏,将无法替代,不可再生。

  我们开始对壁画制作材料、病害机理以及保护修复材料和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环境对壁画造成破坏的规律和原因,对壁画病害的产生机理也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逐步走向针对不同壁画病害采用不同修复材料和工艺的科学系统的修复保护。经过长期不断的研究探索,已经形成一整套壁画保护的技术和规范,使石窟壁画的修复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转化到形成科学保护体系,使莫高窟许多洞窟的病害壁画得到科学的修复保护,延缓病害产生的速率,同时也推动国内壁画保护科学技术的进步。

  当大量壁画得到科学保护之后,我们又向预防性保护过渡,进一步建立起防止环境对壁画本体造成损害的预防性保护体系。规范的预防性保护是现代世界文物保护的发展方向。

  不过,各种自然因素破坏和游客参观仍是壁画长期保存的风险因素。为延缓壁画衰变的过程、预防各种病害发生,我们开展了以“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项目为代表的预防性保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壁画所处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阈值,只要处在安全范围内,就会大大降低壁画毁坏衰变的速度。

  为此,敦煌研究院在国内文博界率先开展合作,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石窟预警监测体系,采用各种监测设备,对窟外环境温湿度、降雨量、岩体裂隙、沙尘、洪水、地震等进行监测,实时获取危害岩体和洞窟壁画安全的风险因素的变化数据,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文物本体灾害的发生。在所有开放参观洞窟安装温湿度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洞窟内温湿度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建立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整整一面墙,24个屏幕可切换展示每个开放洞窟的环境变化数据。洞窟相对湿度或二氧化碳一旦超标,监测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通过管理措施使开放洞窟暂停开放,得到“暂时”休息。如遇极端气候,也有停止开放等相应的管理措施。

  我始终坚持文化遗产需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开放利用中加强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保护方针,已明确规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

  只有做好文物保护,将其贯穿于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方能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保证文物的可持续利用。

  “数字敦煌”,摸索出“互联网+中华文明”的创新之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给敦煌石窟建立科学记录档案的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莫高窟洞窟及其壁画退化、病变的严重性。我们试图用胶片拍照和录像的方式,为后人“留下”莫高窟,但是这两种方式不仅精准度和精细度不够,而且胶片放久了会褪色,胶片所拍的照片和录像均无法永久保存。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到北京出差。一位专家知道我在关注科技保护,带我去看电脑。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只要壁画能变成数字图像,就可以永久保存。经过不断琢磨,一个大胆的构想渐渐清晰起来:我们要为敦煌石窟的每一个洞窟及其壁画和彩塑建立数字档案。

  我认为,只有把敦煌石窟所有文物的信息数字化,才能切实地让敦煌石窟信息永久保存,才能真正地让后代永续利用。数字敦煌包含两个方向的探索:一是数字化的敦煌壁画信息库建设,真实反映壁画当前状态,真实保存壁画信息,同时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一是将洞窟、壁画、彩塑以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级智能数字图像。

  上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开始了壁画数字化试验。最初效果并不理想。但我们坚信数字技术是唯一能完整记录并永久保存壁画信息的技术手段。因此,我们全力以赴,并且和多家高校展开合作,在探索和实践中攻克各种难题。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初步探索出了基于轨道平行拍摄的壁画数字化方法和VR虚拟漫游整窟采集方法。目前,我们已探索出彩塑、洞窟和大遗址的三维重建方法。

  “文物保护一定要靠科技”。在各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00余个洞窟的图像采集、100余个洞窟的图像处理,原本在自然光中看不清楚的细节、被建筑遮挡的壁画,都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此外,我们完成200余个洞窟的VR节目制作,全景式360度拍摄;完成莫高窟、榆林窟两处大遗址外景三维重建;完成4.5万张底片数字化,等等。所有数据都按规范建立数据档案,不仅推动敦煌保护迈上一个历史性台阶,也推动敦煌学的国际交流,为中国人自己的敦煌学研究助一臂之力。

  数字化技术不断成熟,不仅推动敦煌石窟数字化进程,还可以有效平衡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推动公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量游客进入狭小的洞窟,会加剧洞窟微环境的劣化,不利于石窟保护。借助先进技术,我们创作了4K超高清宽银幕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全球第一部展现文化遗产的8K高分辨率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参观者可以通过观看这两部数字电影“洞外看窟”,了解石窟历史文化背景、欣赏精美的敦煌艺术。

  “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的鼓励和期许。“数字敦煌”使文物“活起来”,从洞窟中走到无法来到敦煌的大众身边,走到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敦煌文化艺术的全球共享。“数字敦煌”展览中,观众可以戴VR眼镜展开洞窟虚拟漫游;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进入“数字敦煌”资源库,欣赏敦煌动画,高速浏览超高清分辨率图像,并对30个洞窟展开720度全景漫游。

  用多好的技术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都不为过。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必须与时代同行、与科技发展相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逐步完善和升级的过程。我们应以智慧化为发展方向,站在时代的高度,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开拓创新。

  在倡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面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如何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是时代交付给我们的使命。经过几代敦煌人的摸索与付出,敦煌研究院在这一方面初步积累了适合敦煌、适合我国国情的探索经验。

  敦煌只有一个,和敦煌一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遗址,在中国大地还有许多;和敦煌一样,不可永生、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大地还有更多——我们以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来保护莫高窟,我们也要以同样的历史眼光来保护其他文物古迹;切不可只图眼前利益,而牺牲古老的文化遗存及其赋存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敦煌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或将对大家有所助益。

  期待一代代中华儿女不仅可以将中国大地上宝贵的文化遗存完好地交付给后代子孙,还可以为文化遗存的合理适度发展做出自己这一代的创造性贡献。(樊锦诗)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