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发出红色廉情预警警报,请及时进行处理!”
这是从丰泽区纪委监委大数据分析平台上发出的一份通知。
去年8月份,丰泽区纪委监委在利用大数据平台将监督人员数据库与金融模块数据库进行信息比对时,发现在一起经济犯罪案件中,某派出所警务队队长吴某作为案件承办人竟与高利贷非法从业人员谢某之间存在大量异常经济往来。
该信息引起区监委的高度关注,经查,发现吴某长期将大量款项出借给谢某,收取高利息回报,并在案件办理中给予谢某关照和帮助。去年9月初,丰泽区监委即以徇私枉法罪对吴某进行立案侦查,并将该案依法移送起诉,吴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判处有期徒刑3年。
为监督对象上“廉情户口”
“通过大数据平台,给监督对象建立‘廉情户口簿’,能及时掌握监督对象的动态,让监督如影随形。”该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苏雁威介绍,通过向相关部门采集被监督对象个人信息、岗位权责等基本情况,结合依法调取的公车使用、行政执法、法院执行等相关数据,对全区公职人员逐步建立了一对一的廉情清单。
平台不仅储存相关数据,实行动态管理,更将在数据出现突变值时做出预测走势,发出廉情预警,为监督提供智能人工分析。通过对“树木”的诊断分析整片“森林”,从整片“森林”的薄弱点强化对“树木”的专治,在强化日常监督、研判政治生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在去年9月,输入区法院相关民事判决的数据后,系统检测到1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与“户口簿”上的公职人员相重叠。公职人员失信,将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且其中是否存在违纪违法的问题?针对该预警信息,丰泽区纪委监委立即进行相关调查,对其中一名问题线索较多的党员干部进行立案调查,该党员被作出党纪警告处分。
“小平台”改变监督方式
大数据平台通过深度挖掘运用各类数据,建立基础大数据库,并设立金融、税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7个模块,满足日常模块内“巡逻”与模块间信息“碰撞”的需要,智能梳理并圈定关注重点,一旦相关数据触发规则阀值,监督平台即智能梳理出异常数据,并进一步自动区分腐败风险极大、较大、一般3个风险等级,从而构建起对象明确、重点清晰,震慑力强的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网络。
信息科技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这对丰泽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来说,颇有感触。“比如今年的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我们之前都是直接走访,不仅效率较低,有时候覆盖面也不广。”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谢宝增介绍到,“但通过大数据平台,我们不仅可以在专门对接渠道调取相关税务发票,发现问题线索还可以直接通过与其他模块的交叉搜索进行核查。”
通过平台自动抓取数据、自动排查风险、自动推送结果,该区纪委监委构建成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督在线”信息分析平台,自平台启用以来,通过该平台共进行了上千次搜索,发现疑似问题线索32条。
既是“显微镜”,也是“望远镜”
平台可以同时对上百万条商场消费发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自动汇总计算出辖区内公务单位的开票金额、开票次数、发票联号等采购信息,可以及时发现节日期间违规公款采购的现象,揭开大额采购项目化整为零、甚至存在采购回扣等隐形衣。
“平日的工作当中,我们习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但在宏观上来说,对细枝末节变化把握不够到位,容易导致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没有更早发现。”该区区委巡察办主任赖友谊表示,对巡察干部来说,大数据平台的运用,无疑成了巡察的一大法宝。
大数据监督平台在收集海量数据的同时,自动汇总计算出有关数值,并建立起相应树状分析图、曲线走势图,形成直观的图形参考意见,对辖区内的相关单位、公职人员存在的腐败风险进行有效筛查和梳理,发现存在不良走向时,及时通过监察建议、谈话函询等方式,力促抓早抓小。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工作,目的是让大数据助力监督执纪工作,从而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最后一公里’。”丰泽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许勤荣介绍,自去年4月份大数据分析平台投入使用以来,通过平台筛查发现疑点数据32个,形成问题线索16条,其中,谈话函询7件,立案4件,涉案金额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