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悠扬响起,志愿者与村民们挥舞着国旗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共同唱响新时代的文明之声……3月8日上午,一场“迎‘三八’·表白祖国”快闪活动在荣成市寻山街道清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
“来参加积极向上活动的村民志愿者越来越多了,做好人好事的越来越多了!”清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秀平这样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以来村民的转变:“以前,做好事像做了坏事,怕被知道;现在,没做好事像丢了东西,感觉吃亏。”
一根信用引领的“线”贯穿文明实践全过程,一张志愿服务的“网”覆盖22个街道800多个村居,一个精准对接的“点”打通城乡服务活动供与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蒲公英”在荣成落地生根,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3月8日,在荣成市寻山街道清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与村民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吴建波 摄
扭住一根线
信用建设接地气
1月22日,荣成市人和镇大庄村对100多名“诚信明星”进行隆重表彰。获奖村民张忠宪高兴地说:“这辈子没得过啥证书,得了这个奖,我们全家人脸上有光啊!”人和镇40多个村居陆续举行表彰仪式,6000余名群众受到表彰,并领取到信用奖品。
2012年,荣成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国内首个将党政机关、村居组织纳入征信管理的县市,入选“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依托信用建设和“志愿之城”建设的优沃土壤,荣成把信用当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有效抓手和贯穿主线,创新探索出“文明实践+信用”的特色模式。
为了将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荣成市制定诚信千分制考核的“农村版”。“市级层面有规定的,原则上使用市级评价标准;市级层面没有规定的,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村级评价标准。原则就是村村都有一个接地气、能落地,管用好用的信用考核标准。”荣成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杨丰钊说。翻开各村的信用标准,不按规定养犬、无序烧荒等行为都列入扣加分项目,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进行考核。
有了完善的评价标准,还得有科学的评价程序,确保每一分都公开透明,让老百姓服气。为此,荣成市出台了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各村居建立信用议事会,配备2811名采集员,并通过微信群提报、视频监控抓拍等途径征集信息。按照“采集员征集—议事会认定—集中公示”的程序,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定。
为切实提升参与感、获得感、荣誉感,荣成市把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纳入信用管理,根据参与次数、时间等赋予个人一定的信用加分,把信用评价结果与评先选优、福利待遇、享受便民服务等挂钩,让守信者脸上有光,失信者抬不起头。
荣成还创新推出村级信用基金,村民达到一定的信用分值,可享受相应的信用基金奖励以及“信用贷”“信用医”“信用游”等86项守信激励产品,22个镇街设立镇级基金283.8万元,833个村居设立村级信用基金773.4万元。目前,受益群众达8.6万人次。
信用管理激发了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夯实了基层党建,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荣成,过去村里不好管、管不了的大事小情,都用信用管了起来。信用管理调动起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撒下一张网
“三级队伍”全覆盖
“萝卜丝虾仁馅的包子,两个够不够?”大年初八中午11点半,阳光洒在位于东岛刘家村的荣成首家以志愿服务建起的暖心食堂里。
志愿者刘爱华等人为20多位老人盛上刚出锅的热包子。早上4点开始和面,刘爱华还特意从家里拿来了一捆葱当配料。说起为何如此积极,刘爱华笑着说:“管谁都有老的一天!”这支“美厨娘”志愿服务队只是东岛刘家村7支志愿服务队中的一支。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一批试点市,荣成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机制体制,建立了“实践中心-实践分中心-实践所(站)”三级组织架构。
为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接地气,有活力”,荣成市、镇街、村居三级书记亲自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与文明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大力推行“中心+基地”模式,突出文明实践的阵地化、专业化、实用化。
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荣成市重点打造了理论宣讲、红色教育、科技科普、文化服务、体育健身、青少年教育等6大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服务。同时,还组建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统筹建立文明实践人才库,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主要来自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土文化人才、农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产业带头人等。
一个个专业基地、一支支特色队伍、一个个特色活动……目前,荣成市22个镇街文明实践分中心、140个市级文明实践试点村已全部挂牌。35个各类基地将重点培植30支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而这些都是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的升华提升和“全新表达”。
找准一个点
“互联网+”实打实
今年过年,崂山街道地宝圈村家家户户都贴上了自家人亲手剪的窗花、福字。
原来,年前很多村民想要学剪纸,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知道后,马上委托镇上通过云平台“下单”,“下单”情况自动生成短信通知了荣成市文化志愿服务队席英爱老师。席老师“接单”后,在约定时间到村里讲解剪纸相关知识,并手把手教村民剪窗花。
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多种形式,荣成常态化开展政策理论、文化惠民、扶贫济困等服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活动多了,不见得都对老百姓胃口。形式活了,不见得内容都有料。为了避免镇街、村居文明实践活动的低俗化、形式化及“大呼隆”,荣成整合全市文明实践资源,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建立起“群众吹哨、部门报到”的文明实践工作机制。
今年元旦,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经过调试运行,已经初步实现了组织活动网上审核、志愿服务网上对接、奖惩考核网上公开等功能。
各文明实践志愿团队通过云平台以“菜单”形式亮出服务项目,镇街分中心根据群众需求在平台“下单”,“下单”情况自动生成短信通知团队负责人。志愿团队在约定时间深入镇街、村(社区)以及各类文明实践基地,开展理论宣讲、法制宣传、农业科技等服务。
目前,荣成22个镇街文明实践分中心、30支市级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先在云平台上注册,镇街分中心、村居实践所计划发起的每项文明实践活动,事先都要通过云平台上报活动方案,经批准后方可组织活动,从而做到从源头把准导向,确保活动不偏轨。
据统计,荣成已通过云平台开展活动1000多场次,参与群众12.8万人次。“新时代·中国梦”“荣成讲堂”“党员传帮带”等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荣成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村民参与慈善捐助、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义务工变成了信用分、志愿者取代了保洁员、献爱心成为了自觉行动……去年“慈心一日捐”,荣成889个村居都有捐款,平均每村捐3400元,“清洁家园”行动全部由妇女义务参与。(威海日报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刘兆阳 李钟芸 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