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拂南安
——南安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综述
丰州镇素雅村锦山小学的孩子们正在足球场上踢球,这块人造草坪足球场的建造费用就是村里移风易俗省出来的。
放个鞭炮走走形式,摆桌酒席意思意思……如此节俭地操办红白喜事,放在以往的南安,定会引来乡亲们的一番议论。而如今,这样的情形,在南安已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村民不比办酒桌数,改比做了多少公益。
人情重负减下去,文明新风树起来。这场嬗变,源于南安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随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倡议不断深入民心,在南安的乡村中、社区里,大操大办、炫富摆阔等陈规陋习越来越少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新成分持续充实村民生活;一笔笔公益捐款不断被投入公共项目建设中……
文明风动,吹拂满城春色。在南安,移风易俗已经全面铺开,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文明之风。
用好关键人“一约四会”起作用
移风易俗,关键在于人,在于关键人。
霞美镇金山村就是一个生动例子。“农村要文明,就要改风俗。不良风俗彻底改了,文明才能种在基层。”金山村老人协会会长吴金斗带着他的老伙伴们,在村里掀起一场移风易俗运动。
吴金斗是一名老党员,十几年前,从小学校长位置退休下来的他,最关心的仍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以往金山村农历七月‘普渡’,八月‘重普’,操办两场后,不少村民就没钱给孩子们交学费了。”吴金斗决心改变这一切。
吴金斗组织村里其他老党员,做通不少老人的工作,在“普渡”前几天就自发封住村庄入口,不让流动摊贩进村。“凌晨两三点就到位,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吴金斗说,除了强制措施,他们还编了顺口溜在全村传唱。每年可为村民节约30多万元的“普渡”开支。
初战告捷,以吴金斗为会长的村老年人协会立即牵头成立“一约四会”,充分发挥老人的影响力,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制定村规民约,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禁止“普渡”“佛生日”“二重葬”等封建迷信活动。
何谓“一约四会”?“一约四会”即是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禁炮会、红白理事会的简称,是一项改变陈规陋习、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村民自治制度。截至目前,全市村(社区)“一约四会”覆盖率超过90%,实现100%的村(社区)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一约四会’制定成立,充分发挥了村民群众的议事、说事、话事权,有效提高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已成为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市委文明办主任黄金土说。
“村里制定成立了‘一约四会’,确实减轻了我的生活负担,我再也不用碍于面子大操大办了,既省心又省事,还可以带来新风气。”村民吴先生说,以前谁家有丧事,按照惯例必须得大操大办才行,讲究出殡阵头、办解秽酒等。而现在,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直接接手丧事办理,阵头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宴请宾客坚持四菜一汤。
移风易俗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村民自发自治的不止金山村。英都镇良山村为推进移风易俗,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倡导村民少放烟花,简办红白喜事。既是党员又是村干部的洪良德带头支持新的《村规民约》。
按照当地风俗,结婚时亲友们要买烟花爆竹,为主家增添热闹。在婚礼前,洪良德提前与亲友沟通,不买烟花爆竹,而是将省下来的钱拿去架设村道路灯。后来,其他村民纷纷效仿,共同设立一个公益箱,将购买烟花爆竹的钱用于改善村里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