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描写见证着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盛况。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泉州再次走进世人的视野。
古刺桐港(后渚港)
13世纪,泉州是马可·波罗眼中的“光明之城”,伊本·白图泰笔下的“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郑和下西洋壮举中,舟师曾频繁辗转泉州,源于这里丰富的海上贸易人财物储备。
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内伊本·白图泰雕塑
九日山上的石刻,印证了郑和等航海家对季风的精准利用
泉州港的兴盛造就了泉州古桥熠熠生辉的历史风采。泉州每座大桥的建造,几乎都与海外交通贸易息息相关。
建于北宋年间,有“海内第一桥”之称的洛阳桥
建于南宋年间,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的安平桥
北宋于泉州设立全国最早的海关——市舶司。南宋,泉州港的关税占到朝廷税收的一半以上。宋元,繁华的港口贸易,造就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泉州七古城门之临漳门
全国最早的海关宋泉州市舶司遗址
千百年来,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船往来于泉州港。不同的宗教信仰、异域风情、建筑工艺在这里碰撞交融。
有闽南特色与南洋建筑特色的“番仔楼”
蚝壳厝
时代召唤泉州“海丝”意识。在讲好“海丝”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泉州人更加充满文化自信。
以“海丝”为主题的艺术公园
海上丝绸之路航海群雕
薪火相传,“海丝文脉”传承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
“海丝情·陶瓷韵”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融合中原古乐和波斯吟唱艺术的南音
泉州牛肉小吃,流淌着伊斯兰文化的“基因”
如今,泉州港已是国际航线上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更多的远洋巨轮在这里往来进出。
“海丝”航标六胜塔与石湖港
石湖港码头
过去,泉州因海而兴。今日,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泉州借海出行。站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泉州的“海丝”梦已经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