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 为国争光
来源:莆田市城厢区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4-05-22 10:20
在18个月的维和考验和磨砺中,翁国强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展示了我国维和警察“和平使者、友谊使者”的良好形象。

    ——记联合国和平勋章获得者翁国强

    5月5日下午6点,尽管已经下班半个多小时了,翁国强仍坚持做完手头的工作后才回家。迎接他的是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妻子从厨房端出热腾腾的饭菜,这样的场景让他一下子忘记了所有疲倦。

    吃饭的时候,电视新闻里正播放着乌克兰局势的消息,翁国强叹了口气,对记者说,出了一趟国,才真正认识到和平真好。“和平真好”,这也是翁国强结束维和岁月,走下飞机后说的第一句话。

    2011年5月12日,福建省公安厅抽调全省23名民警,单独组建第16支中国维和警队,赴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翁国强也在其中。

    “记得在报名参加维和之前,我打电话叫妻子帮我找下英语6级证书,她问我要证书干什么?我告诉她准备去报名参加维和,她一听,当即就表示反对。”翁国强说。等他周末回家时,就怎么也找不到证书,原来证书早已经被妻子藏了起来。当翁国强的母亲得知他要去参加维和时,担忧地对他说:“外国那么乱,别出去了”。身边的一些朋友们也劝他,不必出国冒这个险。

    面对妻子的抱怨、母亲的担心、朋友的劝说,翁国强心里很矛盾。他说,刚开始有点打退堂鼓,可是想想,也许维和面临着许多未知的风险,但却是一个极佳的锻炼机会。于是他开始“连哄带骗”,最终还是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并向组织递交了申请。

    经过省公安厅选拔后,翁国强又参加了2个月的全封闭式训练,学习警务英语、国际法准则等40多门科目,并通过了严格的考试、面试,和同样来自莆田的李杰、陈志锋一起获得“国际维和警察资格证”。这期间,3人成为好友。随后他们就被派往东帝汶执行任务。

    2011年5月12日,翁国强抵达东帝汶首都帝力,在UN帝力总部接受岗前培训。“UN总部十分简陋,大家都在闷热的铁皮房里接受岗前培训,一整天下来,人都是晕乎乎的,又热又累。”结束培训后,他被分配到偏远的埃里纳诺警局,负责巡逻、社区工作、指挥中心调度和纪检顾问。

    当地的交通条件极差,在前往报到的路上,到处是坍塌的路面和悬崖。一路的颠簸让身强体壮的翁国强呕吐了好几次。到达目的地后,翁国强和两个同事只找到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勉强住了下来。由于水土不服,半个月内他几乎每天都拉肚子。办公场所也十分简陋,经常断水断电。当地物资匮乏,集市每周只有一次,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生活孤单寂寞。和国内条件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种说不出的委屈。

    2012年春节,翁国强回国探亲时已经瘦了近30斤,朋友几乎都认不出来他了。“在结束假期,准备再度出发时,儿子拉着我久久不肯松手,哭着要我不要走,我心里感到一阵愧疚,觉得自己亏欠家人太多了。”翁国强说。

    东帝汶党派众多,常有骚乱发生。2011年8月14日,当地一名警察被反动党派人员刺死,引发大规模的骚乱,100多户房屋被烧为灰烬,上千人无家可归,很多人在大街上寻衅滋事,场面混乱。为了控制局面以免引起事件进一步恶化,翁国强和同事连续三天三夜协助当地警察执行交通管制和盘查工作,最终成功地制止了骚乱。

    在18个月的维和考验和磨砺中,翁国强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充分展示了我国维和警察“和平使者、友谊使者”的良好形象。2012年5月9日,联合国驻东帝汶任务区代表团向翁国强、李杰、陈志峰3人授予了联合国和平勋章,成为莆田历史上首批获此殊荣的维和民事警察。“那是我一生中最为自豪的时刻,我因维和而光荣。”翁志强说。

    回国后,翁国强回到熟悉的岗位,在城厢区公安局灵川派出所工作,兼任市公安局国保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基层工作虽然没什么大风大浪,却是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每一项工作都要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警徽,对得起群众。”翁国强说。

    现在,因工作缘故,翁国强每周只能回一次家,但维和的经历让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自古忠孝难两全,我守护的是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要组织需要我,社会需要我,必然要牺牲一些东西。但我也要好好肩负起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的职责。”翁国强说。

【责任编辑:黄静茹】